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杨浦新闻

聚焦改革准确定位,群策群力携手共育——2018年“同育联盟”校长研讨会之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同育联盟”的定位与思考

2018-4-28 0:00:00发布88次查看

  2018年4月25日下午,来自不同学段的16所学校的校长齐聚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参加“同育创新素养联盟”校长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同育联盟”的定位与思考。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嘉宾有:同济大学本科生院、中小学合作办学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群、原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余利惠,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综合研究部主任金京泽,杨浦区教育局服务科科长余娟,智勇教育公司创始人关大勇。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刘育蓓副校长主持了本次会议。
  首先,刘副校长介绍了与会嘉宾,简单回顾了同育联盟自2010年成立以来发展壮大的历程,并以视频的形式展现了2017年“同育联盟”取得的进展与突破。同时,还向与会校长汇报了“同育联盟”目前的建设、合作及活动情况,包括联盟创新实验室及课程群建设、联盟活动开展及品牌活动建立、联盟教师研讨和同育学术论坛四个方面,使联盟校的校长们对“同育联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基于先前寄送至各联盟校的2018年“同育联盟”计划草案,校长们就“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同育联盟’的定位与思考”展开研讨。校长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研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课程建设、师资以及辐射面。课程如何做大做强且有持续性?创新课程如何开发?目前参与联盟活动的教师较少,课程开发缺少有力的师资力量怎么办?如何改善创新实验室辐射面不广,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校长们也都集思广益,提出自己的见解。课程建设是培养学生的关键一环,因此校长们提出借助联盟力量,以信息化技术平台为纽带,开展课程共享,将每个学校的好课辐射到其他学校,增加受众,使学生受益。同时,还需优化课程建设,明确课程与培养目标之间的深层联系,进行课程的系统性、系列性开发,依托高校,进行对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于师资,校长们则表示希望可以加强培训,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联盟活动中来,强化师资,带动课程建设,从而推进学生的创新素养的培养。
阮为校长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未来已经来了,面对新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制度,学生除了国家课程,还应该有别的发展。同育联盟的目的是走在教育改革的路上,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这将是未来学习的标准。
随后,杨浦区教育局服务科余娟科长对本次研讨作了指导。她将联盟看做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从教师内驱力的激发和新形势新背景新技术的改革切入,鼓励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踏踏实实推进相关理念的实现。
最后,两位专家就联盟的推进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指明了未来的工作方向。金主任紧扣“如何形成联盟共同体”,从强化创新实验室课程开发到将创新素养培育、实践能力培养和德育结合起来再到中小学不同学段关于创新素养的不同定位以及同育联盟内部的衔接等,结合当前教育改革与招生现实,做了细致的剖析与解读。余处长则从现在同类联盟不同种类的模型入手,结合当前上海联盟的几种模式,强调联盟内部纵向的贯通与横向的机制的建设,并提出要结合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完善课程,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时,要聚焦创新素养,在已有基础上,理清基本方略和技术路径,思索还可以做什么。
这次研讨会对学校的办学、课程的建设、同育联盟未来工作的推进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虽然目前还有许多困惑与挑战,但是同育联盟的校长们纷纷表示:必将不忘初心,育人为本,提高学生的总体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杨浦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