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松江这个年轻的街道 想听听你的建议

2018-4-28 17:24:40发布72次查看
  5月9日起松江区17个街镇主任、镇长将轮番走进广播间与市民对话,倾听百姓呼声,解决民生难题。
今天小松要@九里亭街道市民朋友们,你对本街道的社会治理工作满意吗?有什么“急难愁”问题想要林华主任现场答复?只要在本条微信下方留言,你所反映的问题就有可能被选中哦!
街道概览
6.79平方公里的九里亭街道,虽是“弹丸之地”,但其人口密度却与上海市中心相当,且居民结构多元化,给社区治理工作带来不小挑战。九里亭街道依托区域化的社区党建平台、信息化的社区治理创新平台和制度化的社区联系群众平台,积极探索和创新基层治理。去年,九里亭街道建立完善了错时值班制、首问接待责任制、日常走访制等居民区工作十项制度,真正让居委会开始“眼睛向下”,工作围绕着居民转。
串上百家门走访有制度
朗庭居委会作为九里亭街道“居民区工作十项制度”6个试点居委会之一,去年8月以来,朗庭居委会的10名干部和社工已经走访了100多户居民。“小部分居民的警惕性比较高,对采集家庭信息特别敏感。”朗庭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柴仲超介绍说,导入人口居多的九里亭并非熟人社会,居民天然的疏离感让工作人员走访时常遭遇“门难进”。
据了解,居委会一直都有“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口号,但长期以来只是纸上谈兵,没有操作性,而“日常走访制度”解决了这个问题。九里亭街道提出了“一、十、百、千”的走访制要求,即一个居民区10名工作人员,每人每年要上门走访100户家庭,全年实现走访1000户家庭,让居委会真正走进居民家中,与居民面对面交流。
“十项制度不仅将一些居委会管理工作规范化了,更重要的是这些制度使居委会干部转变思路真正为居民服务。”九里亭街道党工委书记金正斌表示。
围着居民转工作留痕迹
《居民区接待记录手册》《居委会值班手册》《网络联系记录册》《会议记录本》《居民信息登记手册》和《日常走访工作手册》,九里亭各居委会多了6本台账,其中,《日常走访工作手册》更是人手一本。原来,这些本子就是街道配合居民区工作十项制度而设计的管理手册。九里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邱敦凤表示,记录台账是对居民区工作的痕迹管理,居民区有没有按照十项制度里的要求做,翻翻这些手册就知道。
《居民信息登记手册》上的每一页就是一户家庭基本信息,对居委会来说,摸清家底显得特别重要。九里亭外来人口多,居委会曾经遇到一些来松人员为了办理居住证,冒充小区居民要求盖章。如果不掌握居民的家庭情况,就需要一一核实来者的房产证、租赁合同等材料。而有了这本“家底”,工作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只要翻一翻,便可知来者所言是真是假。
居委会日常走访不仅是采集居民家庭信息,更要收集居民意见、了解居民需求、挖掘社区资源、梳理走访问题和建立微信群等,这些内容都要在台账中体现出来。完善走访信息也让居委会有了开展结对帮扶、社区活动的资源清单。走访中他们了解到社区里的独居老人、残疾人员、失业人员以及其他需要帮扶的对象,同时也认识了热心社区事务的志愿者和有特长的优秀人才。这些居民的特长、需求都记录在册,为居民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居委会每个干部都建了若干个微信群,每周在居民区工作例会上进行总结通报。“微信群成为发布消息、引导民意、凝聚人心的平台,比如居民在群里咨询事项,即刻就能得到答复,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拉近了与居民间的距离。”
除了制度化的社区联系群众平台外,九里亭街道还在积极搭建信息化的社区治理创新平台,包括融合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物业、社区党建等内容的手机app、水环境信息化监管系统等。
这张具体节目时间安排表有必要再次强调一下↓↓↓
最后提醒一下节目将于5月9日开始,每天早上8:30-9:00重播时间,为当天13:00-13:30在松江人民广播电台fm100.9兆赫播出,注意收听哦!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