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同心路140号小区门前的一处违建亭棚被顺利拆除。近20年来,这处违建被六十多岁的重残人士喻大妈用作香烛店经营。拆违当天,喻大妈对前来帮忙打包搬迁的广中路街道社管办主任汤兴良等人连道感谢,对这些年来街道和有关部门所给予的帮助,她一直心存感激。
据介绍,此处香烛店系私自违建和无证无照经营,是街道“六无”创建工作经营性必拆点位。街道明确,拆违越是情况复杂,越要认真梳理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汤兴良告诉记者,喻大妈家生活困难,是街道的重点帮扶对象。她双腿截肢,和已过世的老伴都是残疾人,她的儿子也是四级伤残军人。多年来,她和老伴都靠着香烛店的微薄收入和一点退休金度日。
多年来,街道对喻大妈一家的帮助从来没有中断过。逢年过节,街道、居委会的干部会到她家中来慰问,送上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因为双腿残疾,大妈的生活自理能力本来就有限,多年来,她的两只手已经变形,做家务越来越困难。2014年老伴去世后,连帮把手的也人走了,生活更加陷入了窘境。为了帮她解决生活困难,街道安排了志愿者定时到她家中帮着做点家务。考虑到她腿脚不便,汤兴良还到隔壁的菜市场为老太太作担保,现在,喻大妈只要打电话给菜场摊主,就会有人把小菜送上门。
多年的真诚帮助,在喻大妈心中种下了深深的感激之情。但是面对拆违,喻大妈一开始还是有抵触心理的。街道、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前后十多次到大妈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广中路街道社管办的“90后”小伙陆天宇全程参与了拆除该处违建的工作。他告诉记者,看着喻大妈生活艰难,真得有些于心不忍。但是,这次的“六无”整治行动势在必行,没有“弹性”可讲、没有折扣好打。所以,在拆的前提下,尽力去安抚和帮助她,为大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次交道打下来,喻大妈终于同意拆违,并找到了一处新的门面。
本来,拆违工作要在4月前实施。为了给喻大妈足够的缓冲时间,让她在清明节期间能够多销售一些库存,拆违工作等到了4月中旬才进行,这让老人心中暖暖的。拆违当天,街道、城管的工作人员特地到同心路140号,帮助她打包搬迁。盘桓近20年的违建亭棚,终于在这一天告别了历史舞台。
据介绍,在此次“六无”社区创建过程中,对于像喻大妈这种确实有生活困难的群体,广中路街道坚持做到拆违不拆心,至今已妥善处理了二十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