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奉贤新闻

大棚养殖渐成趋势奉贤南美白对虾“住进新房”

2018-4-25 9:00:00发布79次查看

“我们基地的南美白对虾目前长势良好,5月初就能开捕上市。”随着天气转暖,当传统虾农还在清塘、选种时,位于庄行的上海金贤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进入白对虾上市倒计时。

该合作社负责人陈华强激动地说,去年,他在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开始尝试的大棚养殖模式获得成功;不仅如此,最早上市的一批白对虾还卖出了每斤近50元的高价,相对于传统养殖价格翻了一倍多,这让他信心大增。今年,尝到甜头的他又投入数十万元,扩大大棚养殖面积,过年前就从海南引进虾苗,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将塘水保持在白对虾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虽然投入大一点,但因为能比传统虾农多养一茬,土地的利用率也是翻番,虾农的“钱袋子”自然也会鼓起来。

如今,在奉贤,对于规模化养殖户来说,大家对大棚养殖趋势已经形成共识。上海傲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虾塘若要改成大棚养殖,需每亩投入基础设施费1.5万元左右,再辅以5000元左右的配套设施费用,整个改造需投入2万元/亩。不过,在张进的经验中,如果没有病害,一般每亩池面产出对虾600余斤,若按全年平均价格30元/斤、1年养2茬计算,每亩收成近4万元,去除虾苗、饲料等成本,不到2年就可收回投资。

不仅如此,大棚养殖相对于传统的露天池塘养殖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可控性比较强。不少虾农表示,露天池塘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每年只能养一茬,养殖周期在“五一”之后到“十一”前后,其中就有虾农们最为害怕的梅雨季节。此时,虾苗正处于从苗池放向大塘的关键期,时阴时雨的天气,容易使白对虾产生病虫害,导致大面积死亡。而采用大棚养殖后,不仅可将外界天气等影响的降至最低,放多少苗种、投喂多少饵料、温度、溶氧、排污、换水等,基本都能做到精确计算和控制,可最大限度地保证产量和养成率,从而保证收益。

 

奉贤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