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众多的“世界第一”之中,有一块金牌属于快递行业,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超过300亿件,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对全球快递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
国内一线快递企业中,总部位于青浦区华新镇的中通快递,就是其中的行业翘楚。2016年10月27日,中通快递在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快递海外上市第一股。
企业上市意味着更大的社会责任,近年来,中通快递在服务民生、保障就业、扶贫助农等多方面发力,体现出大企业的大担当。
实现创业理想的大平台
近年来,中通快递紧抓邮政体制改革、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电商蓬勃发展等历史性机遇,依托“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双创模式,激发全网员工创业、创新的热情和激情,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助力各行各业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同建共享,是中通快递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简单解释就是“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因为信任,所以简单。
中通通过关键区域总经理持股、科学的转让机制,由原先多个利益主体转变为一个共同的利益主体,构建了一个各方利益高度平衡的全国快递网络。
网络覆盖全国97%以上区县
“誉满中华,通达天下”,过去一年里,这句话进一步成为现实。截止2017年6月30日,中通快递的服务网络通达全国97.69%以上的区县,乡镇覆盖率超过81.5%。
再偏远的地方,都能找得到中通网点,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在巍巍阴山下常年饱受风沙、冰雪的肆虐,这里有一个特殊的中通网点,17名网点员工都是女性,是全国仅有的一支快递娘子军;平均海拔4000米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中通快递员刘洪贵凭借中通平台改变了整个县城的快递发展。
新装备、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
临近“双十一”,近期,中通快递加大力度推广使用自动化分拣设备,提高分拣效率。
在广州和成都等多个转运中心,都使用了最新的双层自动分拣线,上下2条长达300多米的传送带以2米/秒的速度运转,一小时能处理6万至7万件快件,相比过去的手动分拣,节省了80%的人力。自动分拣线的一个班次,只需要70人,就能处理60万件快递,分拣准确率高达99.995%。
最近一年来,中通快递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不断推广自动分拣设备等新型装备研发创新和应用,加速无人机等新装备的研发落地,推动物流技术装备的智能化发展。
田头到餐桌,一个中通的距离
松茸只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林带,每年7到9月的松茸季,云南香格里拉地区的藏民,凌晨3点就上山,他们把采松茸叫“捡菌子”。
上午捡到的菌子,通过中通快递“优鲜送”服务,空运加冷链,次日就能送到北京、上海、广东客户的餐桌。今年松茸季,中通开通了高铁寄递松茸业务。3个月,航空+高铁,中通共计运送松茸128吨。
“我2016年开始和中通快递合作,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茸,24小时内就可以到北京、上海、广州的客户手中,30多个小时就可以到吉林省延吉市客户手中。”一位从事了28年松茸销售的商家说。
不只是松茸,过去一年,中通快递产业助农不断拓展,在山东樱桃、湖北青泥藕、山西磨盘柿等助农项目上,中通的服务贯穿全链路的各环节,从打包、分拣、运输、配送,做到时效可控、品质可控。
扶贫助农 衔接一二三产业
过去一年,中通快递精准扶贫成果满满,山西临县红枣、山西寿阳县香梨、甘肃民勤县的蜜瓜……这些贫困县的特色果品都借助现代物流飘香全国,有效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中通要加快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特别是帮助贫困山区的农民能够卖出农产品,助力精准扶贫。
王二虎是山西忻州市的种植玉米的农户,6年前,王二虎遭遇严重车祸,右腿带膝盖全部被截肢,右胳膊钉入钢板,不能弯曲,简单的吃饭穿衣都需要别人帮助。王二虎指望玉米能有个好销路,为自己换一副好假肢。
中通快递集团山西省管理中心在得知王二虎的情况后,派助农小组专程赶往山西王二虎家中,帮其采摘、打包、装箱,并通过线上销售,中通将王二虎的玉米送到全国各地,他终于换了一副新假肢。
中通助学 让大山留住童心
云南省西北部的兰坪县,村与村之间隔着大山,兰坪县小学的孩子们天还没亮就要起床,从家里到学校需要徒步几个小时。孩子大都是少数民族——傈僳族、彝族、白族,这里紧挨着澜沧江,从澜沧江一直到山上,一共有18个自然村,几乎每家都是贫困户,教育是他们未来唯一的希望。
2015年,中通快递集团通过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资100万元,分别在云南省云龙县和兰坪县,各援建一所希望小学。
“我们搬进新的学校以后,条件好了,交通方便了,好老师进得来、留得住,我们的学生也就培养出来了。”云龙县中通希望小学老教师高仕彬感激道。
援建一个希望小学,意味着播种一把教育的种子,让大山留住童心,给每个贫困家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