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新路街道谈家桥居民区老年志愿者热心垃圾分类指导
2018-4-18 13:46:56发布78次查看
共和新路街道谈家桥居民区的垃圾桶旁,经常能看到一位身穿志愿者马夹的阿姨在热心指导居民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知识,不时用夹子拾捡散入在桶外的垃圾,用抹布清洗垃圾桶。她就是谈家桥小区老年志愿者张小兰。近年来,张小兰不辞辛劳,为垃圾分类工作默默耕耘,被居民誉为小区环保达人。
2016年,得知谈家桥小区成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后,退休后一直担任居民区楼组长和志愿者的张小兰主动请缨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她积极参加培训,了解垃圾分类常识,掌握手机扫描积分兑奖操作方法,还在家里用一大堆垃圾,仔细琢磨生活中哪些是湿垃圾,哪些是干垃圾,演练分类倒垃圾。
由于谈家桥居民区是老式小区,老年人和外地租户较多,许多居民没有垃圾干湿分类投放的习惯。张小兰和居委干部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等宣传资料,还将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的语言,以唠家常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让居民接受。近两年来,无论刮风下雨或者严寒酷暑,张小兰都坚持每天上午7点半到9点半,傍晚5点半到6点半,在垃圾桶旁指导居民垃圾分类,帮助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做好扫描积分。起初,有些居民倒垃圾时对干湿分类的标识熟视无睹,还冷言冷语嘲讽。对此,张小兰毫不计较,耐心说服开导的同时,还接过他们手上的垃圾,不顾脏和异味,帮助分类投放。她的举动让这些居民深受感动,并表示要理解支持这项工作。如今不少居民已经渐渐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环保习惯。
张小兰说,“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工作任重要道远,作为源头分类的指导员,一定要持之以恒帮助居民更好地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从身边做起、从手下的一个个小动作做起,一点点地让居民养成环保好习惯,努力使小区垃圾分类的试点成为社区的示范点。”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