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长宁新闻

长宁区将垃圾分类这件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

2018-4-19 0:00:00发布98次查看

华丽家族小区门栋宣传栏中英日韩多语种宣传资料

在长宁区仙霞街道虹旭小区,垃圾分类不再是让人反感的一件事:垃圾分类废物再利用,有“瓶子菜园”;垃圾分类精细化分类,有“狗狗粪便蚯蚓堆肥塔”;每天扔垃圾时和志愿者报一下门牌号,是为了参加“垃圾分类最棒家庭评选活动”。除此之外,还有闹元宵时的垃圾分类知识猜谜、厨艺展示垃圾分类趣味培训、垃圾分类居民扫码有礼等有意思的活动 。去年下半年以来,长宁区在虹桥街道、程家桥街道和仙霞街道等推行“两网协同一体化”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试点,通过党建引领和居民自治,成效明显,爱建小区中华别墅区、上航新村和虹旭小区居民参与率都超过95%,投放准确率超过98%,生活垃圾资源利用率超过50%,小区环境面貌显著改善。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长宁区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上获悉,今年长宁区将完成1150座垃圾箱房的分类改造,推进309个“两网协同一体化”的点位,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自觉分类投放的源头分类模式,覆盖垃圾箱房404处。

四分类垃圾箱房

垃圾分类很长时间以来难以被居民接受,试点之一的虹桥街道结合大调研,以16个试点小区为样本,对5000户相关居民进行全覆盖的走访和问卷征询,多次召开由居民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参加的调研座谈会,了解了垃圾分类前端环节社区重点应解决的问题,并形成6种类型16个试点小区的“一小区一方案”,每个方案包括小区户数、居民构成情况、箱房情况、民意基础等基本情况,列出了共性和个性问题。

全面研判后,虹桥街道从党建引领、自治先行、专业支撑入手,推动垃圾分类一步步深入人心。街道发动区属机关党员干部、企事业党员职工带头参与小区垃圾分类,组织骨干先训,讲清楚“三问”:为什么要垃圾分类,为什么要定时定点,为什么要“两网协同”;街道引入社会组织,邀请绿主妇等开设环保巡回课堂,为垃圾分类精细化指导提供支撑,通过“垃圾分类”十讲、“家庭减法生活”、“挑战环保达人”、“一平米”菜园等生动有趣的项目,专业指导居民垃圾分类,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更有意思。制定一套不同类型小区垃圾分类的操作手册,引导居民自治,像华丽家族小区有不少外籍人员,很多都是保姆扔垃圾,荣华居委会就上门发放多语种宣传包,对家政人员开展培训;虹桥街道还制定试点小区垃圾分类定时收运的精细化方案,对古北地区没有垃圾箱房小区,在物业做好分类收集垃圾的基础上,提供符合分类清运要求的合规合法运输支持,并加强清运力度。今年下半年,16个试点小区全部完成,62个局属箱房“两网协同”全部完成,到2020年,实现虹桥区域所有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

同样是试点的仙霞街道虹旭小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动员志愿者的力量,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委员、党小组长、党员骨干等带头,每天一位居委干部、两个分解员、八个志愿者,两个垃圾箱房,两本记录本,早上7:00到10:00,晚上17:00到20:00,垃圾分类就这么开始了。志愿者们无论刮风下雨的坚守感动了不少居民,报名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一些年轻人说,“每天看到年纪这么大的叔叔阿姨为我们分垃圾,我们再不学怎么分,都不好意思来扔拉圾了。”如今,虹旭小区目前参加过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已达86人次,垃圾分类实施一个多月,主动破袋率为95%,垃圾分类准确率为9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0%左右。

“垃圾分类+”活动的党员引领作用,让在职党员、驻区单位党员纷纷走出来发挥作用,虹桥街道爱建居民区有12家共建单位,包括市血液中心、东方国际、国际学校等各类驻区单位,有的在职党员居住在爱建中华别墅,不仅家庭参与垃圾分类,还全家担任双休日志愿者,有的单位党组织通过共建项目推动本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活动还走出一大批志愿者,成为社区治理的“潜力股”,业委会做好业主动员和物业督促,制定小区规约,以契约规范日常行为,物业公司提升小区管理能级,通过双向贯通助推了业委会顺利改选和运行,党组织领导下的“三驾马车”运行衔接更加紧密。“垃圾分类+”项目成为撬动社区治理的最佳支点。

记者从推进会上还获悉,为了杜绝垃圾混装混运,重塑居民分类信心,长宁区针对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在定时定点和“两网协同一体化”范围实行由3家企业、分3种车型、运3个方向、进3个处置点的“三条线”收运处模式,从根本上杜绝混装混运问题,有害垃圾单独规范收运。在已有3辆专用收集湿垃圾车基础上,再新增5辆,初步建立再生资源转运系统,使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32%。

长宁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