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万人评议机关”活动,评议结果将与年度区级机关绩效考核、街镇(社区、开发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开展“服务对象评议科室”活动,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并作为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以及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在评议中服务对象反响强烈、问题严重的科室和部门进行通报;涉及违纪违法的,按照有关规定移送相关部门严肃查处。
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优劣,群众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群众打了高分,对干部是一种激励;分数不好看,说明工作做得不到位,要进一步改进作风。可现实中,为何有干部“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甚至打着“群众”的幌子让“领导注意”“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究其原因,就是干部的世界观、权力观、政绩观出了问题,没有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尺,没有真正从制度保障上把评判权交给群众,让很多工作总是离群众满意“近在咫尺”“一步之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更好地把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用好作风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