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0日下午15:30,学校在行政楼2楼会议室召开“立德树人问学有道”第十四届德育节班主任论坛,团委副书记裴火炼老师主持。全体班主任老师及刘英姿副校长等诸多行政一同参与,康潇津校长为论坛讲话,德育主任乔春平老师宣布德育节主题教育案例获奖老师名单,康潇津校长颁发荣誉证书;同时,由6位班主任老师就发生在身边提升学习力的案例进行交流;四与会班主任老师讲述从细节中改进师生教与学行为,获得启示;最后是德育处副主任、物理特级教师、上海市正高级教师张韶龙对今天的班主任论坛交流作点评。康潇津校长在发言中指出,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最感谢的就是班主任老师,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而言是有魔力的。在做班主任工作中提升学习力,就是提升学习人格力非常有意义,这将成为南中发展中的亮点,体现学校领导思想与核心价值观。我们要把教室做成学室,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二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完善学生人格;三把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四一定要把班主任当作专业做。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衷心祝愿班主任论坛圆满成功!
6位在班主任论坛上分别从案例背景(案例描述)、问题成因(案例剖析)、有效措施(应对策略)、初见成效(实施效果)、体会反思等,跟与会领导、老师分享了或班级整体或个体学习力提升的案例;随即朱淼妙老师、周惠英老师、马凌伶老师等作了即兴发言。朱淼妙老师提到了善用时间者,成大器者;周惠英老师谈到了从国外带回小黑板的学习功效,可以让学生随时反馈其学习成效或困惑;马凌伶老师谈到了在班级授课制前提下,学生个体学习的关注与策略。
张韶龙老师在最后作点评时既简明扼要的讲述每位老师案例特征,又用鲜明的词句把班主任采用的方式方法与策略加以综述。高一(11)班蔡婧:智慧学习——“利用主题教育课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案例分析。“太听话”——缺失质疑,少见火花;“听不懂话”——不从心,只从耳;“不太听话”——缺失自律。大数据统计、典型学习案例、学习互助小组、午间小课堂,最终真正自主的进入“智慧学习”。点评:太听话听不懂话不太听话,少质疑逆心从耳缺失自律。高一(1)班谈蕴:提升学生学习力主题教育课案例。由学习力的三个主要方面“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出发,分析班级学习力的现状;由寓言故事“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形成班级荣辱与共、包容互助、共建奋斗的班级文化。点评:动力毅力能力皆为学力,人间天堂地狱都因文化。高二(5)班吴建: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授之以渔,激之其欲——提升学生学习力之案例分析。从体育特长生、父母亲的离异生、懒惰讨厌背诵,寄宿后依托寝室实行的军事化管理,晚自修的固定时间加上老师的值班,生涯规划,数学课代表,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得以提升。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授之以渔,激之以趣!点评:双亲离异特长生好动厌学,寄宿书院激之趣乐动爱学。高二(14)班杨燕:小x变形记。面对一个几乎具备了所有孩子的缺点的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热爱劳动到热爱学习的转变,这其实是无限情感的投入的自然产出。对中差生,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题外话”好像更能激发大家的共鸣。点评:缺点多教育的潜力股,爱心浓成长的阳关道。高三(7)班吴臻:将心比心,在包容中寻求合作——家校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力案例。网络技术优化家校互动,迷恋网络影响学子学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充分挖掘学生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敬畏之心的教育价值,明确的奖惩方式,设置退出机制,家校互动,形成合力。点评:网络互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敬畏之心戒也规则奖也规则。高三(11)周茂荣:班家校合作中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案例。帮助学生有效积累英语词汇,和学生一起采用“植物大战僵尸任务法则”来制定时间任务安排表,在争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家访。点评:亲近学生制定游戏规则,把握重点落实学习任务。张韶龙老师用康校长的话语结束点评,学习力从提升学习人格力开始,班主任工作是专业工作,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信“立德树人 问学有道”的第十四届德育节班主任论坛,给与我们的不仅仅是来自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深度实践与思考,更多的是在多元化的教与学环境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与班主任工作的前沿的、专业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