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为了告别手拎马桶 黄浦区做了这些事

2018-4-2 17:26:47发布72次查看

如厕,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由于历史原因,上海目前还有大量的手拎马桶,集中于中心城区。多年来,市区两级政府通过旧改、卫生设施改造、拆落地改建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缓解老旧小区居民如厕难。
不久前,黄浦区外滩街道对百年石库门吉祥里完成了卫生设施改造,50多户居民用上独立抽水马桶;南京东路街道138地块即将完成卫生设施改造,300多户居民将告别手拎马桶。两个项目都让居民的生活条件发生很大改善,居民的获得感也有了很大提升。
大修后的138地块干净整洁。龙泉居委会提供
黄浦区138地块,由福建中路、天津路、浙江中路和宁波路围合而成,属于二级以下旧里,基础条件较差,尤其是卫生设施非常缺乏——地块内的640多户居民,只有零星几户人家原来自己安装了“电马桶”,其余都在使用手拎马桶。
去年年底,黄浦区对138地块开展“全项目大修”工程,除了房屋修缮、小区内部路面与合用厨房等公共部位修整外,还“能改尽改“地为居民家进行了卫生设施改造。下个月,334户居民就可以彻底告别手拎马桶了。
一户居民家已经接入马桶管线,空间太小,马桶只能放在床头旁。龙泉居委会提供
南京东路街道是上海二级以下住宅密度较高的街道之一,大部分区域处于历史风貌区。近年来,黄浦区利用各种机会、争取各方支持,街道努力推动卫生设施改造。在每年黄浦区推进的“全项目大修”工程中,街道始终将还有手拎马桶、居住条件最差的地块优先纳入大修地块,并将卫生设施改造纳入全项目大修工程最基本的申请项目中。
“经过10年多改造目前街道还有手拎马桶8000多个,接下来卫生设施改造肯定还要提速。”街道副主任卢军透露,对街道辖区内那些卫生设施改造工程短期无法辐射到的居民,以及因种种原因暂时无法实现卫生设施改造的居民,街道将配合相关部门增加与完善更多公厕设施,“要打造高标准公厕,供周边居民使用”。
而在有着144年历史的老石库门吉祥里,这里也是上海保存相对较好的早期石库门里弄,距离外滩仅500多米,吉祥里的地理位置没得说,但多年来困扰居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卫生设施的缺乏,少则两户、多则27户人家合用一处卫生间,因此几乎家家床底下都有一只手拎马桶或者痰盂。
今年1月,黄浦区对吉祥里实施大修,为具备安装条件的50多户居民装上了独用的抽水马桶。
144年吉祥里修旧如故
黄老伯家是一间12平方米的房间,房间之上有个阁楼,考虑到马桶安装的技术可行性,施工方建议,最好将马桶安装在他那间12平方米的房间内。房间本来空间就很局促,大床、饭桌、电视柜、角落里一排收纳衣服的架子,再辟出一平方米安装马桶,也是捉襟见肘。
黄老伯家的马桶
居委会、施工方上门查看地方,帮助他家设计安装方案。最终,大家看中角落里一块地方。那里原来是放置爬上阁楼的梯子,梯子架上的时候,下面有1平方米的空档;如果用绳子将梯子顶端拴住,不用的时候可以将梯子靠墙摆放,那1平方米空档就露出来,可以被用来放置抽水马桶。空间虽然局促,但黄老伯一家非常满意,“小小一只马桶解决了生活上的大问题”。
房屋综合改造解决居民如厕难黄浦区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特别在前期调研居民的基础上,目前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仍面临不少困难。
房屋居住密度过大
使用手拎马桶的房屋,普遍居住密度大,困难家庭密集,居住情况非常复杂。特别是普遍未实施过改造,房屋基础结构差、且居住人口多,这些都给改造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卫生设施增设难度大
由于房屋结构以及空间条件限制,有些情况根本无法进行卫生设施改造。如要安装抽水马桶,每户必须有可铺设排污管道位置,往往需要从有窗户的地方出来。但很多老石库门住房分为前、中、后厢房,中厢房三面无窗户,一扇门通向走廊,污水管道根本无法铺设。有一些独用面积很小的家庭只有6、7平方米室内面积,没有安装座便器的位置。还有些小区水压较低,楼上居民即便有条件安装马桶,水压上不去,也无法使用。
紧张的邻里关系造成抽水马桶无法安装
卫生设施改造过程中,由于管道铺设、座便器设置等,会给相邻方带来一定影响,若无法达成一致,便无法实施。比如,楼上安装马桶的位置在楼下的饭桌上方,楼下往往不会同意楼上安装;排粪管线可能要经过邻居家的窗外,邻居不同意,也造成无法安装;还有上下楼邻里之间本来就有矛盾,调解后也难以化解,造成改造搁置。
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黄浦区将通过深入开展大调研,做深做细群众工作,结合城市更新和民生实事工程,千方百计推进解决。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