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耐药,原因找到了!
乳腺癌、卵巢癌,是最常见女性生殖相关的恶性肿瘤,不少患者术后化疗、内分泌治疗,却常会产生耐药性,问题出在哪?近日,第三届抗癌科技奖揭晓仪式上传出消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卢仁泉教授领衔的“cops5表达与乳腺癌/卵巢癌耐药之间的关联研究”,成功找到耐药原因——cops5基因过度表达。项目荣获上海市抗癌科技一等奖。
耐药性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机制未能阐明。卢仁泉教授领衔团队,历经五年,利用体内外实验从分子机制、细胞水平及实验动物证实,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他莫昔芬)治疗后发生耐药,关键机制是由于cops5基因过度表达。专家阐述,cops5 过度表达,会导致ncor蛋白的泛素化降解、雌激素相关基因表达启动,由此促进耐药发生;相反,如果下调cops5基因,耐药程度则会降低。
团队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还发现,在内分泌治疗(他莫昔芬)耐药中,还存在一种新的调控方式,即,雌激素受体(er)共抑制因子ncor下调、共激活因子pcaf增加。卢仁泉教授说,两者从正、反两方面协同调控耐药进程;耐药过程中,pcaf的增加与调节蛋白mysm1密切相关,后者起着调控开关的作用。这意味着,cops5基因在铂类耐药、内分泌治疗耐药后,均呈现高表达。
经历长期的不懈研究、明确耐药机制后,项目成果已在国际上获得认可。业内专家评价,项目促进了乳腺癌内分泌耐药机制的发现,同时为攻克内分泌治疗耐药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叶定伟教授说,上海市抗癌科技奖的创立,主要为了鼓励全市肿瘤领域内新技术、新成果的发展和运用,充分调动肿瘤医学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在肿瘤防治工作中所做的突出贡献,促进上海市肿瘤医学科学的发展,为患者解决更多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