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崇明探索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综合管理新模式

2018-3-28 17:14:56发布60次查看
  去年以来,崇明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总体目标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积极探索推进适应崇明三岛特征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综合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基本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体系,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全覆盖,崇明市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得到有效增强。
从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今年,崇明在去年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前端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将以高质量、高水平为目标,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全流程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提升分类整体质量。
定时定点投放有了更严“监管”
去年,崇明在全市率先实施居住小区早晚两次定时定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撤销原有住宅小区内各楼道口的投放桶,改为统一设点定时投放,推动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更好开展。
实施“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提升了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却也引发了一些不文明行为。原本“24小时开放”的垃圾桶不见了,让一些市民很不习惯。于是,有些人为了图方便,干脆直接把垃圾扔到了楼下原来放置垃圾桶的地方;还有些人因为赶不及在规定时段进行投放,直接将垃圾扔在了收集点位处。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出现,与实施“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初衷背道而驰。
从一位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处了解到,因为这些不文明行为,他们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不仅要在规定时段内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每天上岗前还要花上不少时间清理收集点位上的生活垃圾,并对楼道口是否存在弃置垃圾进行巡查。
为了更好地监管市民行为,引导他们自觉按时定点投放垃圾,今年起,本区在城桥镇天赐景城等3个居民小区开展试点,通过在收集点位及一些监管死角安装监控探头,让不文明行为无所遁形。一旦拍摄到有居民随意乱扔垃圾,居委干部将上门进行宣传教育。对于屡教不改者,居委干部还将联系其工作单位出面劝导。该项举措在试点取得实效后将在全区各居民小区推广。
湿垃圾回收实施“核量”考核
崇明早在多年之前就在一些小区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但成效并不显著。各种原因中,有一点最遭居民诟病,那就是“我分类了,垃圾车一来,又混到一起”,这打击了许多人分类的积极性。
让干、湿垃圾去往各自应去的地方,目前,崇明已在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分类收集和运输体系。全区18个乡镇均已建成镇级湿垃圾集中处理站并投入试运行,从城乡居民处收集来的湿垃圾通过专用运输车被运往那里,实现了湿垃圾处理不出乡镇。干垃圾则通过垃圾清运车被送往各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再到崇明固体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中心进行处置。
市民会分类,垃圾有去处,这还不够。世界级生态岛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必须更高。
为了督促各乡镇更好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整体分类水平,崇明今年将对各乡镇实施“核量”考核。
“通过大数据统计,崇明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中,湿垃圾占比理论值在40%至50%左右,我们将以此为标准对各乡镇收集处置的湿垃圾进行核量,从而确定乡镇在生活垃圾分类这项工作中做得到不到位,杜绝‘浑水摸鱼’现象。”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配合“核量”考核,各乡镇的湿垃圾集中处理站都将安装智能监控、智能称重系统。同时,全新的崇明生态环卫大数据管理系统也将在今年上线。各乡镇湿垃圾集中处理站内车辆的进出情况和实时称重数据,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就可通过监控屏幕看得一清二楚。
湿垃圾末端处置需达标排放
乡镇湿垃圾集中处理站又被称作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循环”体现在何处?据了解,湿垃圾经过处理可以转变为有机肥,还田供农民使用。不过,这湿垃圾做出来的有机肥,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还田使用的,还需达到环保标准。
据悉,目前崇明18个乡镇的湿垃圾集中处理站主要使用5种处置工艺,这些工艺是各乡镇从众多处置工艺中“好中选优”挑选而出的。原本臭烘烘的湿垃圾通过处理,被转化成了水、气体、有机肥等。由于各处理站尚处“试用期”,产生的物质是否如工艺所描述的符合环保排放标准,崇明不敢大意。
为此,崇明邀请上海市环境院对末端处置点产生物开展跟踪检测,同时邀请相关环保公司对全区正在使用的5种处置工艺进行技术论证,确保交到农户手中的有机肥放心可靠,确保末端处置点产生的水和气体真正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未来,崇明还将建成在线废水监测系统,实时对末端处理点产生的水达标情况进行监管。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