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松江画派竟然在中国绘画史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2018-3-26 13:53:26发布75次查看
  话说松江历史,传承人文情怀。如果你是个广播迷,那你有耳福啦~因为,从2017年6月15日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新闻广播,频率fm93.4、am990将每天播送《上海之根 文明松江》专栏,讲述松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今天,我们来听听第三十五期节目——《松江画派》吧。
故宫博物院用了七年时间,对文物藏品进行了清理,180多万件藏品中包含了绘画、漆器等25大类藏品……
在故宫博物院,曾把收藏文物列出一万二千件精品编成60卷图册,全面介绍故宫藏品。其中一卷中单列一册,名《松江绘画》,可见松江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松江画派是由明代苏州吴门派衰落后发展起来,其特点为文人画,是带有禅意的文人画。
松江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钱明光:写实,书法意境,把你的思想,通过画表达出来。松江画派,一般是山水加人物,人物意境要衬托出来,人物在干啥,思想要抒发出来。松江画派的特点,就是文人画。
董其昌《云藏雨散图》
松江画派又名云间画派、华亭画派,其领军人物则是明代的董其昌。他提出的“南北宗”理论,把文人画归为南宗论的正脉。“南北宗”论,作为中国绘画史上承继于“六法”论后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思维,影响至今。
陈继儒《云山幽趣图》
松江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钱明光:松江画派的代表人物,有董其昌、陈继儒、孙克弘、莫是龙、赵左,都是那时全国很出名的画家。
赵左《茆屋溪泉图》
两千年的书法积淀,不仅让这些墨宝成为松江后人珍藏的艺术品,也助力今日松江成为了“中国书法城”。未来,松江将饱蘸浓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神来之笔。
延伸阅读
以松江画派鼎盛的明清时期为依托,从其山水画的发展特色及文人画在其中的渗透方面入手,对这一画风的形成背景、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及此画派山水画中的文人情趣加以说明,通过对作品中运用的画法技巧和思想来源加以深入解析,了解各阶段的变化发展,从而揭示其思想文化内涵及价值所在。
一、明清时期的文人山水画
(一)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  松江画派山水画发展到明中叶,已较为开放,以张宏为代表的苏州画家在山水画上另辟蹊径,创作出了非常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他们在继承吴门画派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回归自然,到大山里去写生,从大自然里悟出了绘画的真谛。在画中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使山水画活了起来。
由于清代统治者实行闭关自守和文化专制政策,极力巩固小农经济,压抑商品生产,使明中期以来增长的资本主义因素和在艺术上冲破传统的解放思潮,失去了滋生发展的土壤,全面的复古主义和禁欲主义一时盛行。所以直至清朝山水画时,在清之前山水画的基础上得到了继承与发展,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家们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变化,较看重笔墨。
(二) 文人思想在明清时期山水画中的呈现  明代中叶,有些山水画既取法于南宋院体绘画,又能在院体山水画的刚劲而朴实的艺术格调中融入作者特有的那种潇洒俊逸与温文尔雅的气质,能够使山水画从严谨的院体画风中透露出一种文人的悠闲与自由的艺术情趣,加上其自题的诗词,共同构筑了画面中一种强烈的自由而且箫散的文人性格趣味。
二、松江画派山水画中文人情趣的体现
(一) 松江画派重构的文人画理想
松江画派的构成,以董其昌为开派之首,以莫是龙、陈继儒为中坚,以顾正谊、宋旭、赵左、宋懋晋、沈士充、蒋蔼为依托。 松江画派兴起于吴浙两派末流恶习泛滥的晚明,其艺术特征及变革作用体现在对浙派硬、板、秃等拙恶俗习气的肃清和对吴门末流细弱、繁琐、甜腻画风的改造上,从而重新确立了文人画的师承路径和创新机制。[3]  山水画中带有文人情趣,以至于无论画内画外,都流露着文人思想。陈衡恪解释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画中融入了思想和意境,他就是有性灵的人,有思想的人,有作为的人,而不是机械的去作画,也不是单纯的去作画。
(二)部分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介绍
1.松江画派与吴门画派有一定渊源关系。松江画派中坚画家之一的宋旭,画风面貌脱胎于吴门画派,比如他的《雪居图》,茅屋周围画了好多巨松假石,这属于吴门画派惯用的构图法,松屏用笔挺秀,类似于文徵明画法,但又有一些变化,显得苍劲圆厚。他的《雪山飞瀑图》,采用了竖长形构图法,画面饱满,行笔圆劲流畅,有他自己的特点。这种画法在《仿王蒙辋川图》中更加明显。而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异样的风格,也是融入了他个人的喜好,也是性格的体现。
.董其昌是明末“松江画派”的代表人物,他最突出的艺术理论是“南北宗论”。 董其昌流世之作非常多,主要代表作有《江干三树图》、《昼锦堂图》和《秋兴八景图》等。其中《秋兴八景图》便是董其昌众多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这幅作品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了董其昌山水画所特有的恬淡典雅以及秀润之美的绘画风格。这幅作品在构图上显得十分精巧,意境高远,是一幅韵味十足的作品。使用了干笔皴擦,用墨苍润,一笔一画都显得有力有劲,渲染工夫巧妙而有趣,整幅作品给人一种明洁自然的感觉。《秋兴八景图》是董其昌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获致“丘壑内营”之功的一次实践。
在董其昌的影响下,集古经验自成一家,成为后期文人画的一条重要途经。其作品,无论从构图、运笔还是笔墨技巧方面都给人一种浓浓的文人味。董其昌作为明清时期松江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山水画的特点从某种角度上呈现出了松江画派山水画重文人思想的特点。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