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电话亭变悦读亭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持续微更新
公用电话亭曾经是申城街头的一道风景线。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公用电话的使用率大大降低,如何有效利用密布大街小巷的电话亭,赋予其更多的附加值?今天,淮海路和复兴路上,共有6个电话亭,率先进行了微更新,今后小小一方天地,将书香满溢。
位于淮海路、华亭路附近的这个电话亭,今天有了一个新名字:漂流亭。它现在是书籍漂流的载体。亭内保留了原有的电话和上网功能,加装了4层书架,最多能放140本书。过路的爱书人,只需扫码就能借阅。
目前淮海路沿线,共有两个漂流亭,三个还书点,今后还将酌情增加布点。漂流亭还鼓励读者拿出家里闲置的图书放到亭内来漂流,跟素不相识的人交换爱书。
今天刚刚开幕就吸引了不少文艺青年来借书。比如90后女孩小王说,叔叔辈的读者可能会放一些革命历史类的书籍,对她来说,能拓展阅读面。而年长的读者也可以看看现在的年轻人感兴趣的读物。
此次电话亭的微更新,还有两种形式:名人亭和一本亭。比如在名人亭内,嵌入了巴金的手稿复制品、代表作品的节选读物和纪录片。而一本亭则通过定期推荐一本好书,在电话亭内用多种形式打造一本书的微空间,提升大家的阅读兴趣。
据悉,徐汇区共有超过500个电话亭,未来,悦读亭将根据试点情况推而广之。
除了对传统的公用设施,挖潜更新。今天,天平路街道,也梳理了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红色和人文地标,推出两条漫步天平的微线路。红色经典线路,串联起宋庆龄故居、田汉寓所、中共地下秘密电台旧址等16个红色地标;人文底蕴线路,则涵盖了京剧传习馆、衡山电影院、上海中国画院等14处文化场馆。参观者每到一处,可以扫码了解建筑的历史人文,还能通过线上答题、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深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