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1个平台+2个APP"实现全天候高效管理
2018-3-23 13:22:53发布65次查看
记者从普陀区国资委获悉,近日,普陀区城投下属市政工程公司荣获“上海市河道整治攻坚战优秀集体”荣誉称号。
近年来,市政工程公司按照普陀区国资委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要求,积极拓展河道养护业务,培养水利专业资格技术人才,完善企业堤防养护巡查考核标准,扩充企业河道维修养护作业队伍。在获得上海市河道维修养护资质的前提下,公司逐步进入河道养护市场,参与区内河道养护,为“美丽普陀”建设作出贡献。
打破传统模式,安装巡查系统
2016年,经过一年的河道养护管理实践,公司发现普陀区内河道众多、水系发达,水环境治理任务艰巨。公司领导认为,唯有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思路,才能切实提升河道养护专业化管理水平。
2017年,公司领导班子集体决策,自筹资金在区内建立河道养护长效管理监控体系,在河岸边搭围栏,安装河道养护巡查系统,对区内19条河道率先进行试点。同时,成立河道养护巡查系统监控中心,24小时跟踪巡查作业情况。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河道养护巡查系统正式启用后,位于桃浦地区的50条共计45.34公里河道被列为信息化管理目标。
信息化的河道养护管理,只需简单通过“1个平台+2个app”来实现,即河道巡查监控平台,以及河道巡查app(巡查员端)和河道巡查监管app(监控端),以此实现对河道巡查所涉及河道及堤坝的信息采集、上报,对河道巡查人员实时监管、考勤,对巡查信息的统计等事项进行分析整合。
河道养护长效管理监控体系的建立,从原有的耗费大量人力巡查的低效管理模式,转变为只需几名管理人员通过监控平台,即可24小时全天候现代化、信息化的高效管理模式,不仅信息反馈速度更快,而且对河道养护巡查作业的质量可以进行更有效监控。同时该系统也可以作为大数据储备库,为未来开展河道巡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做好标准化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
做好河道养护的标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惠民工作。为此,公司不断健全养护管理体系,通过gps平台的大数据储备库,及时掌握分析河道及周边环境的情况。同时,加强班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比如,通过水利养护高级工培训,提高河道水生植物养殖技术能力,逐步推进河道管理养护精细化、专业化、市场化。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提升普陀区河道养护巡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全方位打造一支管理模式新、综合能力强的专业河道养护队伍。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