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虹口法院发布金融审判白皮书与维权启示十大案例

2018-3-21 10:12:06发布94次查看

据虹口区消息:p2p网贷、私募基金……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让金融消费走进了千家万户,有人因获得收益而心花怒放,也有人因深陷陷阱而倾家荡产。金融理财是馅饼,还是陷阱?为了加强金融消费者的维权防骗意识,今年“3·15”前夕,虹口法院发布了金融审判白皮书与金融维权十大案例,为消费者敲响“警钟”。
  1、高收益境外理财终成黄粱梦
  陈先生在某境外理财平台公司代理人王先生的推荐下,成为该平台注册用户。然而,该理财平台并没有获得国内监管机构的批准,不能在境内开展外汇交易。但受到1:500高收益的诱惑,陈先生还是向账户投入资金5600余美元进行外汇保证金交易。
  之后,两人通过往来邮件订立《共同投资协议》,约定陈先生为账户资金出资人,王先生负责实盘操作,投资账户产生盈利的分配比例为陈先生占70%,王先生占30%,王先生承担交易带来的账户亏损责任。在之后两个月内,陈先生账户频繁操作,本金发生了5100余美元的损失。陈先生为亏损之事与王某公司交涉,发现王某从多次交易中获得900美元佣金。随后,陈先生向虹口法院起诉要求王先生赔偿损失5100余美元(折合人民币31000余元),并承担相应利息及费用。
  最终,法院判处王先生承担陈先生本金损失人民币19000余元,驳回陈先生其余诉讼请求。
  法官提醒:一些未获得国内监管部门批准的境外理财平台推出包括外汇保证交易等在内的高杠杆、高风险产品,并意图逃避金融监管。这些平台的“代理人”更是通过频繁交易获取高额佣金,最终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对此,法院提醒金融消费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并且加强投资知识的学习。切勿因心急贪一时利益,听信“理财师”的花言巧语而一掷千金。
  2、银行代销理财基金引发纠纷
  钱先生在某银行开立交易账户时,银行客户经理对钱先生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了测评。测评显示,钱先生的风险承受能力属于激进型。
  在银行客户经理的推介下,钱先生在该银行柜台申购了总额50万元的a基金。但8个月后,a基金实施不定期份额折算,强行调减份额。之后又过了2个月,待钱先生赎回基金时,他发现自己已亏损226319.21元。钱先生认为,银行风险测试评估结论不正确,银行向其销售了超过自身风险承受水平的高风险等级基金产品,随将该银行告上了虹口法院。
  经受理,法院判处银行赔偿钱先生10万元,但驳回了钱先生的利息损失诉讼请求。
  据悉,该案是上海市首例明确商业银行在代销金融理财产品时负有消费者适格审查义务和风险披露、风险提示义务的生效判决。
  法官点评:部分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在销售环节中存在风险测评流于形式、风险提示不到位等涉嫌违规销售的情况。对金融消费者而言,应如实填写风险测评表,并根据自身风险等级购买对应的金融产品,不可盲目在业务员推销下购买超过自身风险等级的产品。此外,还要辨别清楚产品是银行自销还是代销,并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上的详细规定。
  3、白皮书揭露金融诈骗“套路”
  此次虹口法院发布的新版“金融维权十大案例”在每则案例后,都有相对应的风险点评分析与防范措施提醒。这也是新版“金融维权十大案例”的一大新亮点。
  虹口法院副院长陈素琴表示,推出点评和防范措施提醒是出于对消费者阅读习惯的考虑,用以案释法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原本晦涩难懂的法律语言变得通俗易懂,更能将法律风险与案件的警示意义更加形象生动地传达给金融消费者。在案件的选取上,虹口法院选取了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金融纠纷类型。
  “十大金融维权案例”可以让市民通过与真实案例对号入座增强金融维权意识,而与十大案例同时发布的新版《金融审判白皮书》则更像一本如何应对金融诈骗案的“葵花宝典”。
  “一些租借高档办公场地的投资管理公司,只是挂羊头卖狗肉”“借放款之名却在行侵占房产的意图”……这些金融诈骗手段常常在各类媒体上出现,但却很少有人对这些金融诈骗手段作一个简明扼要的归纳。如今,这些诈骗“套路”在新版白皮书内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据悉,新版白皮书着重分析了理财、新型融资担保、银行、保险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在功能设置、交易规则、制度管理、风险防范等环节存在的问题。
  虹口法院金融庭在梳理了两年内总共受理的30844起案件后发现,保险类纠纷、金融借款类纠纷、信用卡类纠纷较为常见;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委托理财合同纠纷和人寿保险合同纠纷增幅较大。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金融服务提供方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拓宽消费者的阅读视角,更可以全方位地让消费者在以后的金融消费过程中快速辨别认识误区,补上风险意识短板。
  接下来,虹口法院将围绕十大案例和新版白皮书的内容,集中开展辖区“金融巡讲”活动,并由金融庭法官分赴各街道、社区进行展示宣讲、答疑解惑。市民在虹口法院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也可以看到十大案例和新版白皮书的具体内容。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