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黄浦大调研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2018-3-20 16:45:33发布73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大调研已经启动两个多月,黄浦取得了哪些实实在在成效?下一阶段,该如何持续扩大成效,推动大调研深入开展?3月15日,记者从黄浦区大调研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两个多月来,黄浦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市委和区委的部署要求,有条不紊扎实推进,发现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大调研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截至目前,全区共收集问题7733个,其中已解决5954个,解决率77%,在全市名列前茅。
  实实在在解决一批急事难事
  自1月4日黄浦区委召开大调研动员部署会后,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大调研要求,深入一线,真心、真情,向企业和居民问需问计,对反映的问题不“打官腔”、不“兜圈子”或是“画空心汤团”,而是实事求是,注重创新,尽全力帮助企业和居民解决一批急事、难事。
  如黄浦区公安分局在调研中发现,利用老旧厂房改建经营规模租赁场所的情况较为突出,存在消防、治安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隐患,分局积极会同属地街道开展联合整治,并研究解决黄浦区类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针对在调研中发现停车场库资源错配较突出的问题,区建管委积极探索建立临时停车场库的设立标准和管理机制,制定了全市首个《临时停车场库、道路停车场设置管理标准》,将各类可利用停车场库及道路停车场所纳入管理范围,充分挖掘各方资源解决停车难题;外滩街道、打浦桥街道聚焦社区文化建设,拓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课程,满足社区老人和白领差异化需求,并依托专业机构聚焦居委文化活动室人气不足、利用率低、硬件陈旧等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有力推动重点工作破题开局
  大调研开展后,各单位围绕市委和区委重点工作,在基层一线找差距、补短板、攻难关。今年以来,黄浦在市委关注的营商环境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等许多工作上制定的政策、拿出的举措,都是建立在深入的调查研究和问需问计基础上。
  如在优化城区综合营商环境方面,黄浦区领导带头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以上率下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全面了解城区营商环境短板不足,系统调研推动营商环境建设。黄浦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开门搞调研,多途径多形式多领域开展企业走访调研,深入向企业问需问计,全面查找收集企业营商问题,边调研边解决企业现实营商难题。截至目前,全区共走访调研企业2700多家,查找收集各类问题建议2900多个,已解决1798个。
  黄浦区在边调研边解决企业现实难题的同时,针对收集查找的营商环境存在的共性突出短板问题,着力深化自身改革,突出长效性制度供给,逐步健全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综合营商环境。通过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营商环境软实力竞争力、推动建立“不打烊”的全域全天候全事项“3q”服务企业新模式、全力打造“一站式”“一窗式”线上线下联动协同的服务体系等多项长效性制度,进一步优化城区综合营商环境。
  可以说,大调研让黄浦在处理重点工作时眼睛更明亮、思维更敏锐、行动更敏捷。今后,黄浦将继续坚持“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让大调研成为细化落实举措、检验落实效果的有力抓手。
  有效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
  大调研以来,机关干部们坐在机关里时间少了,到基层一线去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解决问题多了。通过大调研,大家普遍觉得,听到了以前听不到的声音,对工作中的“堵点”“痛点”认识更到位了、把握更精准了,干起工作来也就更有方向、更有底气了。
  一些干部提到,“听到了很多以前在会场、在文件中听不到看不到也想不到的情况。这些让我不得不反思”、“面对面交谈后,才意识到,有些工作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还有不小差距”、“深刻体会到只有通过大调研把准居民和企业的真实需求,抓实一件件具体工作,才能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和满意度”、“基层的情况一直在变化,基层百姓也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走不走下去,结果完全是不一样的。”
  两个多月来,黄浦的大调研受到了居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一批群众反映的老旧小区居住条件亟待改善、公共停车资源匮乏、民宿等新生事物缺乏监管、城市留改更新尚存瓶颈等问题,一批企业所反映的涉及企业的各类行政审批程序还有待简化、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融合度不高、企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得到有关部门积极回应,有的问题已经妥善解决,有的正在解决,让企业和市民切实感受到大调研带来的实惠。
  下一阶段,黄浦将持续营造氛围、持续优化组织、持续压实责任、持续扩大成效,推动和确保大调研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