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镇大调研牵挂群众急难愁
2018-3-22 13:32:45发布84次查看
据松江区消息:“身体怎么样?”“小辈们成家了吗?”“家里装空调了没?”……自大调研开展以来,佘山镇的干部们没少去居民家里拉家常,当地居民都说“镇里的干部越来越接地气了”。
“发展经济增实力、城镇建设出形象、百姓生活得实惠”是佘山镇党委书记孙础均时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全镇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三件大事。去年,镇里围绕“建设绿色生态的现代化新佘山”目标,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统筹发展、民生服务保障和创新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全年实现经济增加值45.1亿元,同比增长6.5%;财政总收入24.85亿元,同比增长40.08%;地方财政收入7.37亿元,同比增长34.97%。可以说,“美丽宜居小镇”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形象建设上成果斐然。然而,全镇还有229户低保家庭、58户低收入家庭及200名重残无业群众,社会管理、交通建设、科教文卫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难点痛点堵点依然存在。
如何让镇里的困难群众看到希望、得到帮助?如何让群众生活得实惠?乘着大调研的春风,佘山镇的干部们马不停蹄忙活起来。通过直插暗访、分组走访、座谈深聊、问卷调查、热线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大调研,截至3月19日,镇里共收集问题523条,其中约400条都关乎群众生活。边调研、边排摸、边整改、边推进,镇领导在大调研工作部署会上提出了要求。
勤走访多登门拉近距离
登门入户看一看,生活情况聊一聊,社情民意访一访,党的政策谈一谈,困难之处帮一帮。今年开年,镇里便启动了“集中走访日”活动。镇领导班子成员分14个调研小组,深入42户困难家庭了解群众急难愁。“最近天冷,家里装空调了吗?”在新镇村白血病患者顾桂根家,嘘寒问暖的孙础均让顾桂根放下了一直以来对领导的“敬”与“畏”,坦言自己身患白血病无法从事重体力活,希望政府能多关照关照。
孙础均叮嘱随行的调研人员留意镇里福利企业的招工动态,有合适的岗位及时通知,并记下顾桂根的联系方式。
兰笋小区的潘小弟,儿子意外死亡,孙子需要他抚养,平时仅靠退休工资维持生活;刘家山村的陆国章瘫痪在床,夫妻二人均退休,身体多病长期服药,儿子听力残疾;陈坊村的王雪琴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且常年服药……通过大调研,镇领导深入了解到了更多像顾桂根一样的困难群众。“他们的日子过得艰难,大调研让我们零距离了解到了他们的难处。”镇调研组的干部们说。
调研出来的问题如何处理?佘山镇提出“问需问计于民,分类形成问题清单”。打开大调研问题清单,问题类别、问题来源、问题描述、调研对象、联系方式等条分缕析。“清单实时更新,保证不落下一条问题。”整理调研问题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察实情出实招见到实效
从问题清单来看,因病致贫、因残致难、因祸致困的群众不是个例,镇领导班子深知把准了脉、看清了症还远远不够。群众事无小事,镇里要求领导干部要长怀“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这“三感”,让佘山镇的干部们只争朝夕出实招、办实事。
在大调研开展之前,镇里就把扶贫帮困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据佘山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佘山镇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共计726.62万元。社会救助意在减轻困难群众的压力,但救助对象中不乏极个别钻政策空子的游手好闲者。针对此情况,镇里提出帮要帮真难,助要助真贫。此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让困难群众真正看到希望、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才是帮扶救助的核心。
春节前夕在江秋新苑居民区调研时,镇领导就鼓励双目失明、家庭离异、与老母亲相依为命的钱进云要乐观积极生活,鼓励之余不忘让钱进云看到希望:“我们佘山企业不少,镇里会积极推进优秀企业与困难家庭结对,残疾人也有机会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的。”
“画饼”难以“充饥”,“望梅”无法“止渴”,察实情是“0”,出实招才是“1”。在今年的“春风行动”佘山专场筹备过程中,镇里没少花心思,全面调摸企业用工需求,了解群众求职需求,创新报名方式,多渠道争取福利企业为残疾群众提供工作岗位,截至3月18日,镇里共争取到28家愿意接收残疾人的企业。此外,优秀企业结对困难家庭的“牵手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筹备,记者日前从该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获悉,困难家庭排摸工作已经完成,共计32户困难家庭。“这32户困难家庭是经过深入调研、前后三次排摸筛选出来的,为的就是要精准扶贫。”佘山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朱慧说。眼下,佘山镇正在积极争取帮扶企业,镇领导时常叮嘱相关干部:“解决问题不能只图快,切实把问题解决好最关键,双方‘情投意合’才算稳。”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