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社区微景观让小区更有味
2018-3-16 11:38:37发布68次查看
原来的“秃子”花坛,经过翻土、补种后,生机盎然的绿色让人心情舒畅;原来居民看不见身边有“绿”,经过“微更新”后,立体绿化、垂直绿植等随处可见……今年的春天,家住贵州西社区的居民可在家门口见绿、亲绿,尽享“绿色福利”。经过去年一系列“微治理”、“微更新”后,如今贵州西社区微景观有了令人欢欣鼓舞的大改变。
近年来,黄浦区积极打造社区微景观,让老百姓享受“花海绿廊”带来的福利。各街道通过发掘社区自主建设、自主管理优势,开展小区绿化居民自治活动,打造花园社区示范点,并请社会公益组织会同居委指导小区居民开展各类绿化互动活动,提升社区居住环境,以点带面推进全民爱绿护绿热情。
温暖的阳光下,老人们坐在曹家街小花园的连片“绿茵”里,三三两两,“嘎嘎山胡”好不惬意,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去年这里的违法搭建拆除后,考虑到附近的老城厢旧里老年人多,休闲空间少,黄浦区便将这块地方改造成街心花园。尽管活动空间并不宽敞,但这块袖珍绿地人气的火爆程度同样不亚于大公园。
“曹家街小花园”是块占地仅390平方米的长方形空间,三面环墙,一面向大街开放。在景观设计师眼里,这是上海这个城市空间里典型的一个“口袋公园”。它虽然面积不大,但在人口密度高、环境设施差的老城厢,就宛如沙漠中一块小绿洲般,弥足珍贵,既提高了整体环境的舒适度,也让周边老城厢居民的心里暖暖的。
无独有偶,在复兴中路(三牌楼路-中华路)也建成了连片绿地,面积达到1931平方米,绿地内还放置了富有生活情趣的园艺小品,这个园艺小品可是从上海植物园金奖景点中搬过来的。
除了这些已经建成的,还有一些今年将要完成的社区微景观同样令人期待。在复兴东路(望云路—虹桥弄)旁,目前,滩涂花园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虹桥弄拆违后,绿地与建筑的落差有1米,未来将砌一面矮墙,用小景、彩绘画相结合,用沙石与花境植物结合,营造出海滩的场景,构成自然协调、带有生活气息的亮点。而在复兴东路、光启南路旁,容器花园也在施工中。将来,花园内用中式的花缸、大小高低错落的容器花钵布置在绿地中,用瓦片、石磨、卵石、弹街石等材质形成特色铺装图案。
记者从区绿化市容局获悉,今年,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绿化工作,我区将继续通过“绿有心,绿有趣,绿有情,绿有戏,绿有法(约)”的做法,在社区见缝插绿、见墙树绿、见空置绿,将连“片”绿茵、“口袋”公园、种植行道树、组合花箱、垂直绿化、窗台园艺等绿化形式融入城区生活,实现社区皆有绿。此外,本月起,我区还启动了“美丽社区”评比活动,通过建立居民自治小组、成立绿化志愿者服务队、公益组织和居民共同打造绿色“微景观”、认养小区植物等内容方面的综合评选,选出黄浦最“美丽社区”。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