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传统元宵佳节之际,市民们在莘庄灯会上,找到了浓浓的年味,找回了记忆中的幸福感。
由上海市民文化节闵行区指导委员会指导,闵行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闵行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与闵行区莘庄镇人民政府主办,闵行区群众艺术馆、闵行区莘庄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承办的“2018莘庄灯会”自3月2日起展开为期10天的元宵灯会活动,截止至3月11日18:00闭园,莘庄灯会共吸引18万人次的观展客流。除了大部分的闵行市民,更有从奉贤、青浦、松江等地赶来赏灯的市民以及不少外国友人带娃来“凑热闹”。
莘庄镇自2007年起,至今已经连续十一年举办元宵主题活动,期间举办了“梅闹元宵”“马到莘城”“莘荟元宵”等主题的元宵游园会,通过赏灯猜谜、吃汤圆闹元宵等方式充分挖掘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抒发对传统节日的情怀。2017年闵行区文广局杨继桢局长将莘庄元宵活动正式更名为“莘庄灯会”。
今年的元宵灯会结合 2017莘庄灯会的经验、公园实际情况,经过3个月的策划和筹备,期间多次深入基层听取市民对于灯会的建议,不断调整优化活动方案。首次将“莘庄灯会”元宵活动延长至10天,并首次尝试在夜间开放花灯展示,在花灯造型上狠花心思,选取莘庄特色梅花造型的彩灯,也有可爱喜人的财神造型;在文化活动上精心准备,汇集剪纸、钩针技艺、茶道、书法展示、香囊制作等非遗文化活动,将现代元素与民俗文化相结合,让更多的居民体验到家门口的元宵节,感受更浓郁的传统节庆文化。
2018莘庄灯会好评如潮,但在灯会活动中暴露的短板也急需我们总结反思,优化改进。因此,在活动如火如荼之际,,闵行区文广局调研组、莘庄镇文体中心以灯会为契机到莘城中央公园开展莘庄镇大调研,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听民意,汇民智。从最初的游园会到如今广受赞誉的莘庄灯会,莘庄镇更关心的是市民切实参与度和体验感,在灯会活动赞誉度极高之时请市民代表点出莘庄灯会的各种不足,提出各类建议。如“节目很好,但场次太少不过瘾怎么办?”、“人太多,限流挤不进怎么办?”、“猜灯谜活动希望有奖励,提高积极性”、“晚上8点闭园太早了,明年是否可以延长”等等,那么多的需求和宝贵建议将作为重点纳入明年莘庄灯会的策划方案中,尽可能多的满足市民需求,将“莘庄灯会”打上海最响亮的文化品牌。
此次问卷调研中获得的其他意见也为文体中心今后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和莘庄镇民俗文化品牌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如何提供高水平、规范化、多层次、可持续的文化服务将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最后,文体中心员工就群众关心的社区治理,文化服务等问题与市民做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认真倾听市民的呼声和需求,问需问计,搜集汇总散落在各处看似平常的各类民情,及时发现基层的好经验、好办法,并将其认真总结、即知即改、及时推广,做到“具体而微”的工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