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第六轮徐汇区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概要

2018-3-12 10:58:23发布66次查看

2015年以来,徐汇区以落实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和贯彻实施《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为契机,积极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面推进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项工作,56个项目均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
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圆满完成
(一)积极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
一是结合水污染防治专项计划,全面提升徐汇区水环境质量。深入推进河道治理,完成区级6个雨水泵站的旱流截污改造,完成徐汇区42条中小河道“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汇总;启动淀南片华泾港、西新港等5条中小河道整治,新虹三河等11条淀北片河道整治;实施北杨河护岸改造工程,实施龙华港综合整治工程;已拆除黑臭河道10米范围内违法建筑94处,拆除违法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围墙栏杆640米,周边已完成全市截污纳管攻坚战我区143个排口封堵,新建雨水管2703米,污水管2758米。至2017年底,8条黑臭河道已全面消除黑臭,11个考核断面共有6个达标,超额完成计划。
二是完善河道监测体系,加强河道重点监管。组织开展废水直排河道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和监测,每月对污水处理厂开展专项检查,每季度进行在线监测设备有效性审核,确保水质稳定达标排放。
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河道周边企业监管。加强沿河企业日常监管,全面排查我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十小”项目,经排查,徐汇区未发现需要取缔的“十小”项目,完成我区2座民营加油站双层罐改造工程。
(二)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每年制定任务清单。继续推进工业企业和汽修行业vocs排放治理工作,完成10家工业vocs排放企业和82家汽修企业治理任务,开展区内印刷企业专项整治;完成2家燃油、燃气锅炉使用单位调整、改造试点工作;完成2家液散货码头储罐调整、改造专项工作;完成徐汇区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年)收尾总结工作,配合做好空气质量指数(aqi)发布。
二是依托区扬尘控制联席会议管理平台,继续推进完善扬尘控制长效管理。编制出台《徐汇区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规范细则》,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源头管控。全面推进工地码头安装运行扬尘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开展在线监测数据超标执法工作,并启动本区道路扬尘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作。开展龙吴路扬尘专项联合执法工作,做好龙吴路道路扬尘全天候、全路段专项执法工作。
三是配合做好空气质量指数(aqi)发布。做好环境空气自动站的数据审核工作,确保“徐家汇”和“徐汇华泾”大气自动监测站设备运行正常。
(三)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巩固“十二五”污染减排成果,进一步深化环境统计和总量减排核算工作。完成我区3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2家污水处理厂2016年环境统计年报工作;完成3m中国有限公司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和总量减排年度核算。
二是做好徐汇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管理工作。作为全市第一家污染场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工作试点区,积极参与完成国家重点土壤污染源遥感核查工作,配合市局完成我区潜在污染场地调查排摸工作。重点加强对龙华、长桥水质净化厂等水污染重点企业和重金属排放重点企业的监管。开展重点危废产生单位规范化考核和汽修行业危废处置专项检查工作。
三是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安全监管。开展汽修行业、科研院校危废处置专项检查工作、开展辐射安全专项检查和监督性检查培训全力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不断探索监督性监察工作模式。
(四)强化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监管水平
一是提升环境执法能力。推动统筹合作,依托区内平台,理顺“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健全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动建立、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促进“两法衔接”机制有效运行,共完成1起案件移送。
二是积极探索监督性监察工作模式。正式启动“双随机”移动执法系统,以“污染源随机、检查人员随机”作为“双随机”基本原则,对徐汇区环境污染源数据库中的工业企业、餐饮单位等各类污染源开展了监督性监察。
三是努力推进环境监测各项工作。完成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建设。在完成市级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的基础上,跨前一步,在20条主要河道上开展22个自动化水质监测点建设,完善河道水质在线监测网络。
(五)系统推进绿地林地建设,全力推进低碳城区建设
一是电子废物回收体系建设。针对小件电子废弃物(如u盘、手机、电动剃须刀等)回收箱,在写字楼宇、园区、徐家汇商圈等地共15处集中进行了布点。2015年首次在漕河泾开发区开展启动电子废弃物回收项目,三年内共完成3项电子回收项目。
二是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结合城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开展海绵城市试点,推行绿色基础设施;市政道路新建、改建道路,因地制宜采用绿色街道的形式以及可渗透铺装。结合徐汇滨江地区的开发,建设雨水花园,已完成约300米长的下凹式绿地施工,其中包括一套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三是推进绿化建设。三年共已完成七千余平方米屋顶绿化、7万余平方米新建住宅小区绿化;三年来区内共有龙临路、桂平路、龙腾大道等6条(段)道路正式被命名为“上海市林荫道”。
(六)结合新媒体工具,深入推进环保宣传和绿色创建
一是深化徐汇特色品牌。深化“徐汇环保微课堂”品牌,开发“科普式、体验式、探索式”的特色性微课堂菜单。三年来共举办36场微课堂,并从传统的课堂授课向多元化模式转变,形成线上主题讲课与线下《环保月月送》相结合的模式,编制印刷《徐汇环保微课堂》手册定点发放。
二是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开展“我的城市我的河”滨江健步走活动,组织绿色小区的居民开展“酵素肥皂”制作活动;在“六五环境月”开展主题宣传系列活动,多幅摄影作品在比赛中获奖。组织党员、团员青年参加“世界无车日”开展“绿色骑行”活动;河道治理主题的微电影《美丽的春申港》获得上海市环保系统微电影大赛创意影片奖。
三是开展绿色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国际生态学校”的创建,三年来,共有5所学校创建成“国际生态学校”,1所学校连续四年通过“国际生态学校”的复评;共创成4家“环境教育基地”;共有28个小区创建成“区级环保绿色特色小区”;76所学校创建成绿色学校。
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工作
一是启动编制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徐汇区在前期已召集相关责任单位启动第七轮编制工作,将继续围绕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等九大专项开展编制。在全面分解落实市级重点项目的同时,也将结合徐汇区特点,加强现场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提高编制的社会参与度,有针对性地体现出徐汇区特色项目。
二是提高扬尘污染控制水平、全面削减区域降尘量。继续加强工地源头管理,以滨江区域为重点,通过无人机航拍等科技手段,加强工地巡查覆盖面,提高工地巡查效率;加强工地、道路扬尘在线监测数据的分析,全面推进落实工地、道路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安装运行,及时关注工地、道路在线数据信息,进一步加强对超标工地的执法力度,加快推进建设工地扬尘控制监管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通过统一信息化平台,集中反映我区建设工地地理信息、施工状态、在线监测数据、日常监督检查打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便于相关部门统一管理,及时落实扬尘违规行为的整改。
三是全面落实徐汇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强水质监测分析,提高水环境治理效率。不断完善河道水质监测体系,加大技术投入,积极寻求市环保局、市环境监测中心、市环科院等专业力量指导,为水环境治理、水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