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未来上海地铁将有哪些升级?全国政协委员俞光耀两会现场接受专访

2018-3-10 5:12:45发布63次查看

越来越多变化不断出现在地铁线路上,延时运营、扫码进出站等,让人看到了“智慧地铁”的身影,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
  未来,上海地铁又会怎样?本届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申通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光耀先后接受多家媒体专访。他透露,手机扫码进出站即将增加微信支付,下半年支持的闸机会覆盖全网络。今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地铁会变得更加智能。但俞光耀同时表示,延时运营线路暂时不会扩大,而通宵车目前尚不具备条件。
虹桥机场2号线有望不换乘直达浦东机场
“2020年底之前,从虹桥机场航站楼乘地铁2号线,有望不用再在广兰路换乘,一路直通浦东机场。”俞光耀表示。同时随着14号线将于2020年底前建成,将会缓解2号线部分区间及人民广场站等部分车站的客流压力,届时乘坐地铁到陆家嘴也将更加便捷。
“扫码进出站”年内全覆盖
从今年1月20日开始,上海地铁全网络试行手机扫码进出站。俞光耀表示,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工作日采用“扫码进出站”的人数占到进站量的25%左右,休息日在20%左右。目前,上海地铁全线每站至少有“2进2出”闸机开通扫码过闸。2017年底新开通的17号线、9号线三期的车站闸机,则全部支持扫码过闸。
不仅如此,今后地铁还会更“聪明”。目前,除了10号线拥有全自动驾驶系统以外,在建的浦江线以及未来几条新线都具备该“大脑”。也就是说,列车运行、开门关门、折返、入库等,都能在控制系统操控下自动完成。
此外,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地铁的设备维护也可实现远程监控、大数据管理,从而更好地提升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
根据规划,到2020年年底,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将超过830公里。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5)项目实施后,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将达到24条线路,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车站总数600余座。
“现在,地铁出行客流占到全市公共交通比例半数以上,到了2020年预计将达到7成以上。”俞光耀指出,地铁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安全,也成为地铁发展的努力方向。
地铁的精细化管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据了解,2010年,上海地铁每运行15.7万车公里,会出现一个“5分钟延误”;到了2017年,这个数据已经增长至347万车公里。“市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准点率提高了,晚点少了。”俞光耀指出,目前申城地铁下一个目标是要达到450万车公里以上,跻身世界前列。
加快“三个转型”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申通地铁集团正在加快“三个转型”,即从建设运营的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从单一的交通运输功能向综合服务的城市地铁网络转型、从运营地铁向经营地铁转型,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但京沪等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高峰时段十分拥挤等问题也备受关注。这些也都是俞光耀平时最为关切的。对此,俞光耀表示,申通地铁在运营组织上,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群体的客流特征,制定近500套列车线路运行图,推出多种列车运行方式。针对近年来乘客夜间出行需求和城市经济发展需要,通过提高维修能力、压缩维修时间,已有六条线路周末延长运营服务。目前全路网平均运营时间达到18小时29分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2017年4月28日起,上海地铁6条线路实现延时运营。截至目前,延时运营已近一年,这给“都市夜归人”带来了方便。但是开通“通宵地铁”,俞光耀明确表示,“目前还做不到。”
俞光耀指出,实现地铁通宵运行,需要在线路规划设计阶段就加以考虑。上海所有线路均为双线运行。地铁承担的客流压力大,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任务重,各种设备必须留出一定的夜间检修时间,才能确保新一天运营。在这种条件下,延时到凌晨1点已经达到“底线”。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