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讨是班主任破解教育问题的密码:徐汇区优秀班主任高研班新学期第一次活动
2018-3-7 0:00:00发布69次查看
惊蛰过后,春意微寒。2018年的新春刚过,3月5日,徐汇区优秀班主任高研班全体汇集在徐汇区光启小学,与徐汇区小学班主任工作坊的班主任们一起进行了新学期的头脑风暴——班级教育管理问题的案例分析。高研班导师徐汇区教育学院德研室张鲁川老师、金山区德研室周海鹰老师、松江区班主任带头人王磊老师参与并指导了研讨活动。
案例,是学生问题的浓缩,也是教师管理教育困惑的表象体现。它,既是典型的,又是共性的。其中,蕴含着学生成长过程的规律,也包含着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汇集矛盾和问题的教育情境,对其进行的分析和解读可以转换班主任的思维,以更多教育问题分析的可能性让班主任拓宽视野和思路,从而摒弃班主任处理问题的主观性和事务性偏颇,从而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以主持人吴婷老师和汤捷老师为主的小学工作坊的案例分析,做到了对案例分析的基本要求,很多班主任体现了身为一名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情怀。研讨以《一次让人纠结的作弊事件》为案例蓝本,从案例本身存在的矛盾要素,要素之间的联系,事件发生的背景动因,以及事件解决需要的理论支撑和具体做法带来的可能后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激烈和深入的讨论。过程中,班主任们不仅表达自己的看法,还能产生观点的碰撞,让研讨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在工作坊老师的案例分析基础上,高研班的老师既做了点评又提出了新的观点,让这次的研讨又变成了一次高研班老师考验自身理念的契机。
学习,也是检验。参与的专家周海鹰老师对研讨过程进行了中肯的点评,启发大家关注案例本身要素蕴含的可能性,因为做到多问“为什么”,我们才能少一点因为主观而衍生的新问题。王磊老师从一个主持人的身份点评了研讨过程,指出案例研讨所需的条件和具备的眼光意识。导师张鲁川老师的点评一如既往的精辟和深刻。他从案例本身具有的要素出发,详解了案例两难困境的矛盾之处,又引申到案例隐含的伦理和道德要素,开启学员智慧,提升学员的认识,令学员大感受益。
案例,既是呈现问题,也是开启大家解决问题的钥匙。在学生问题不断出现的现在,班主任亟需提升自身,转换思维,才有不变应万变的从容。学习,永远在路上。
(责审:郑亚捷)
徐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