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一车一箱一头盔,在人群中来回穿梭、在风雨里与时间赛跑。特别是在我们饥肠辘辘时,他们总能及时地将那一餐温热的饭菜送到我们的面前,而那一刻,或许他也正食未果腹……是的!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外卖小哥
不久前,网上一张外卖小哥在路边含泪吃下被客户退掉的外卖的照片让笔者动容。当时正值2018年寒潮来袭的日子,许多人因天气原因不愿外出吃饭,或宅在家中懒得做饭而在网上订外卖。外卖小哥接单后在送餐途中,因车子出故障而导致送餐超时,被顾客退单投诉后,外卖小哥只得自己买单,坐在路边含泪吃下。先不说因超时而导致的提成泡汤了,也因客户的投诉还要接受处罚。
外卖小哥在寒风中吃着已经冷掉的外卖,也将他的委屈吞进了肚子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故事时常发生在我们不经意的瞬间。因为他们,我们的饮食需求变得便捷。然而,这份你所认为的轻松工作、自由职业,却饱含着辛酸与艰难。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崇明街头的外卖小哥们,来听一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或温暖或苦涩,都见证了这个职业的不易……
外卖小哥 吴恩来
80后,安徽人,干美团外卖一年多。妻儿均在老家生活,单身一人来到上海打拼,曾在浦东新区船厂做过普通职工,因工作调动来到崇明后又做过销售员。
在镜头面前,这位腼腆又不失真诚的外卖小哥吴恩来在配合采访的过程中,展现了他对这份职业的喜爱与尊重,他一边事无巨细地查看着附近的订单,一边认真地接受着我们的采访。
许是因为先前经历过几个工作岗位,现阶段送外卖的工作从时间调配、饱和度来说比较符合他目前的状态,吴恩来的嘴角微微上扬,总保持着微笑。
每个人上班工作都讲究一个工作环境,对吴恩来这样的外卖小哥而言,他们的工作环境就是风里来雨里去,既可严寒酷暑、晴天打雷,也可春风和煦、秋光潋滟。他们的工作环境,就是与自然界的一切天气为伍。
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乐在其中”。因为,客户的一个满意微笑、一个五星好评、一个点头肯定,都是他们甘之如饴坚持下去的动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动动手指,好吃的美食、喷香的饭菜、爽口的饮料,只要半小时就能送到你的面前。可是,这种种的便捷,却是外卖小哥顶着炙热酷暑、迎着凛冽寒风、淋着瓢泼大雨,将食物准时送到我们的手里。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请趁热吃。记得帮我五星好评哦!”
当夜幕降临时分,打开门看到如约而至的外卖小哥,拎着你心心念念的餐食,你会不会由衷的开心?
在这一年多送外卖的经历中,最让吴恩来感动的是在寒冬的一个傍晚,天色已黑,一位住在金珠花苑的中年客户订了剁椒鱼头,就在送餐时间快要到的时候,客户致电吴恩来,让他“路上注意安全,慢慢开”,然后亲自跑到楼下等着吴恩来的到来。这一句简单的关心、这一个简单的举动,却让他的心在这个寒冬变得暖暖的。
一份“随时随地准时送达”的工作准则就是他们最平凡的信仰。对外卖小哥而言,他们的世界也不过就是这三公里,但只要穿上这身工作服,骑上电瓶车,即使深夜时分,安静的马路上,依旧有他们驰骋的身影。他们的存在,很容易被我们忽视。但他们的四处奔波,给人们带来了“温饱”;他们的踏实努力,温暖着这座城市……
外卖小哥 潘家燕
80后,重庆人,干美团外卖三年多。妻儿随同在崇明生活,曾在饭店做过厨师。
问起潘家燕对外卖工作的感受,他笑容灿烂,丝毫不掩饰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曾经他在饭店做过厨师,也创业开过店,但与这些经历比起来,似乎送外卖更让他觉得称心。
即便也会担心商户出餐晚耽误送餐时间,也会担心送餐途中路况不佳而餐食凉掉,也会担心接的订单多而打翻弄洒餐食,更会担心客户不满意而遭到投诉后处罚500元……可这种种的“担心”和“状况”都因为他对这个职业的“从一而终”而不再成为问题。
说起之前网上那张疯传的照片,潘家燕欣慰地表示自己从事送外卖三年多来,不曾遇到过这么心酸的事情,这也是让他特别感动的地方,这个世间毕竟还是充满了爱与阳光。
潘家燕告诉我们,他曾在一个大冬天的下雨天送外卖,当时商户还未出餐,客户就打电话给他,千叮咛万嘱咐,叫他“路上慢慢骑,当心路滑,安全第一”。这点滴的关心与尊重,是干他们这行不可多得的温暖。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配得上一个不平凡的信仰,他们是一股与众不同的力量,他们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是这座城市里流动的光,请对外卖小哥们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温柔,向每一位在岗位上认真努力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