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楼盘相比,老旧小区的居住品质就显得有差距。但是在普乐二村,近年来,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实施,社区环境变美了,基础设施更换一新,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为梅陇的老旧小区改造树立了“样板”!
普乐二村
建于1996年,经过多年来的变迁,小区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墙面随处可见的裂缝,时好时坏的路灯,监控数量的不足,导致小区偷到事件频发,小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小区内的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停车位少、道路狭窄、绿化缺损等给小区业主带来了诸多不便。随处可见的车辆乱停放,各种杂物乱堆乱放让整个小区看起来都乱糟糟的,破旧的垃圾房更是破坏形象,“脏乱差”一度成为了它的代名词,很多居民也产生了搬离的念头。
现如今,在美丽家园建设的实施改造下,普乐二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粉刷一新的墙面、改造垃圾房、新建了健身步道……“我们以前比普乐三村房价低,改造后,房价蹭蹭蹭涨上去了。中介也好做我们的房产生意了。”一说起社区的变化,居民们都十分高兴。改造后,收到了93岁居民党佩蓉老人的表扬信。在感谢信里,小区“靓”了、小区美了,是她最真实的感受。
管理向精细化转变
在普乐二村,有两个管理小组
其中一组会跟进每一笔费用的去向,将支部的党建费用、居委会的费用都公开;另外一个小组都是来自居民中的“能工巧匠”,在家园建设中,发现哪里有不合理的地方,马上就和施工方提出改进。同时,为了管理更加便捷,小区还进行了包干管理,居委会干部、党员、楼组长、居民都有自己所属的包干范围,收好每片“责任田”。
配套向完善化拓展
如今,走进小区,“欢迎回家”这四个红色的字醒目地树立在小区入口处,让居民感受到温馨。
为了提高小区的安全,探头从原来的2个一下子增加到37个,保安室配备四台宽屏显示器,24小时监控进出车辆信息。
曾经抢车位一度是小区年轻人的日常,居民间的关系时常因为车位而紧张,现在,新增的100多个停车位解决了这个难题,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和谐许多。
解决了汽车停车难的同时,还为居民建造有了一个600多米长的非机动车停车棚,探头对准进出口,以后还能在车库里充电了,车主也要刷卡进出,多方便,还安全。
小区还利用边角小道铺设了800多米的健身步道,不仅最大限度利用了小区空间,还给了居民幽静的锻炼环境。
文化向主题化提升
在小区文化主题广场建设中,中心花园的宣传栏,记录着小区的蜕变之路,m型的长廊,l型的花坛,代表着梅陇两个字的首字母。还配套建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知识长廊、道德文化宣传牌,进一步增强了文化建设在社区管理中的引导作用,市民文明素质有很大提升。
长廊、漫步道、停车位、石桌、石凳……这些看似不走眼的设施,却和寻常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同样给大家不断带来归属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