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增能”的工作任重道远,但是不能有丝毫松懈,村、居台账只有降低“厚度”,服务群众才能更有“温度”,才能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方浩
“9个人、75份台账、34块牌子;11个人、72份台账、29块牌子……”看似普通的数字,对我来说却十分沉重。因为这些数字映射了村、居干部的工作现状:会议多、材料多、检查多,各条线布置的台账、要求设立的中心和工作站、要求上墙的标牌和规章名目繁多,“人不够用,墙也不够用”的现象在村、居一线普遍存在。
金山卫镇八字村试点“智慧村庄”
这几天,我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石化街道临潮三村居委会以及金山卫镇八字村和张桥村村委会,直接到现场了解相关情况。临潮三村的蒋静文书记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办公地点,走进楼道,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各个条线的宣传标牌、台卡、贴纸和海报摆放张贴得毫无章法,房间门口挂满了铜牌,让人眼花缭乱。我们的同志一时口快,说:“这样贴得乱七八糟,到处都是,难看得简直和狗皮膏药一样!”蒋书记难为情地说:“我们也知道不好看,可是各个条线的检查太多了,我们不贴,就要扣分!”进到屋子里,蒋书记忙不迭地拿来了整理好的台账目录、挂牌与设立站点的情况记录,一个小小的居委会、9个社工,要负责各条线127个种类的台账。村、居台账多、站点多、挂牌多的情况比我们了解的还要严重,“方局,我们的居民总是跟我们说,现在的小青年工作很认真,可是总觉得不像以前那么亲切,平时在小区里也看不到他们,想找居委会干部唠唠家常、说说闲话也没机会。可是我们也没有办法,这127本台账,已经让他们累死累活了,哪还有时间去和居民心贴心啊” ,蒋书记这样说道。
石化街道临潮三村
在八字村和张桥村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有些条线的台账每个月都要求上报,即使没有任何情况,也要求我们上交零报告的盖章纸质版文件”,“有些台账我们每个月都在填,可是他们要数据了,也不去看台账,还是会打电话来叫我们再次上报”,“好多牌子我们实在是挂不下,只好哪个条线来检查,就挂哪块牌子”……基层干部们的声音,我一一记录了下来。
看了基层真实的情况,听了村、居委会干部的心里话,我的心不禁沉重许多。2014年区民政局同相关部门通过一年的努力,集中开展了村、居台账清理规范工作,从300本减少到30本,为基层“瘦了身”、“减了负”,但没想到竟然“反弹”得如此之快。回程路上我对同行的同志说:“村、居台账、站点、标牌和规章制度清理规范工作一定要抓紧落实,要把这件事做实做好、做出成效,不能让台账分散了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精力。”
金山卫镇张桥村
按照边调研走访边解决问题的要求,对于所提诉求我们迅速行动。目前,已对全区124个村委会和104个居委会现有的台账、报表、标牌和站点等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向32家相关职能部门征求清理规范意见。同时,完善村、居电子台账系统,优化操作流程,简化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前期梳理结果,继续开展走访、调研,征求意见建议,确定清理范围,出台相关制度性文件,确保清理规范工作落到实处。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繁重的工作压在村、居干部肩上,也压在我的心里,通过这次大调研,我与基层干部心更近了。我深知,为基层“减负”“增能”的工作任重道远,但是不能有丝毫松懈,村、居台账只有降低“厚度”,服务群众才能更有“温度”,才能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作者系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