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历史的回眸·老上海照片

2018-2-22 5:09:45发布120次查看

1909年北苏州路上的新清银行,挤兑风波时人山人海
1920年静安寺公墓梧桐树林荫道
20年代英商2路电车从静安寺开到南京东路外滩,准备小转弯去十六铺,这时电车头上有2路标记了
20年代电车运行表,表中左页1-11路是英商有轨,左中4-10是法商有轨,左下1-4是华商有轨,右页是无轨可惜没有了编号
开埠初的上海,外国人中的英国人最多,1861年,英国总会决定建造一幢总会大楼,由兆丰洋行大班福格出让位于外滩的兆丰洋行北面3.5亩地,总会大楼1863年破土动工,1864年建成开放。
初次建成的英商上海总会大楼是一幢典型的英国式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正面朝东面对黄浦江,每层有近似于阳台的长廊,主立面正中为山墙式屋顶,外墙用红砖砌成,为当时流行的“东印度式”建筑。
20世纪初,总会大楼显得陈旧,各种娱乐设施也欠落后。1905年决定用新的材料水泥重建总会大楼,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塔郎特设计,1909年初奠基,同年底竣工。大楼为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以钢筋水泥为主要建筑材料,底层300余平方米的餐厅居然没有一根柱子,当时成为奇观。
当时外滩的大楼都是砖木结构。上海总会新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1层,地上5层,高26.9米,十分引人注目。大楼的外观呈典型的英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以主大门为纵轴线,两侧严格对称;门内两侧有女神塑像,后毁;3、4层贯以6根爱奥尼克立柱,这是复古主义建筑最常见的手法,它既能增强整幢建筑的立体感,又不失和谐、庄重的气氛;大楼屋顶的南北两侧,各建一座具有巴洛克风格的了望亭,使整幢建筑显得更加高大。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