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浦东新闻

一家浦东民企的空中救援梦

2018-2-9 0:00:00发布117次查看

  4小时,往返飞行600公里,一名突发脑溢血的老人搭乘“小橙侠”直升机,从浙江象山成功转运至上海东方医院抢救。

  “小橙侠”来自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汇通航)。这家浦东民营企业成立于2006年,是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成立的甲类通航公司。公司在2015年启动了直升机紧急医疗服务(HEMS)项目,简称“金汇救援”。

  金汇通航董事长邹建明说,希望这个项目能够给遭遇灾难的人多一些生的希望。“我现在的梦想是,在全国建成直升机紧急医疗服务网络,并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机舱相当于重症监护室

  借助直升机空运,需要移植的人体器官及时送达,3名患者的宝贵生命得以延续。

  1291510分,随着螺旋桨转动的破风声,一架印有“金汇救援”字样的直升机紧急降落在武当山机场。机舱门打开,等候一旁的数名救护人员冲了上去,将机上的人体器官运输专用箱取出,送上救护车。

  箱内是刚刚从一名捐献者体内取出的肾脏、肝脏。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和武汉同济医院,3名患者正等着这些器官进行移植。

  器官通过手术从捐献者身上取出后,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植入患者体内。这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器官运送消耗时间越长,器官的质量和器官接受者的预后就越差,甚至有可能导致移植手术失败。

  时间紧迫,考虑到高速公路路况难以预料,负责协调这次器官运送的湖北省十堰市120急救中心一开始就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用直升机来运送。

  1418分,器官被送上直升机。1510分,直升机降落武当山机场。1559分,珍贵的肾源由警车护送顺利抵达东风医院,移植手术按时启动。

  借助直升机空运,需要移植的人体器官及时送达,3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事实上,像这样的生命接力,并非个例。算上129日这次救援,已经是直升机连续第三天“立功”——128日,十堰市人民医院两位专家搭乘直升机赶到陕西省白河县医院进行急诊手术;127日,因陆路受阻,一名重症临产孕妇借助直升机,被及时转运送医。

  当陆路交通受阻时,例如高速和国道都封路的情况下,能够从天而降挽救生命的“小橙侠”直升机,便大显神通。

  在金汇通航,这样的“小橙侠”已有38架。而在空中医疗救援领域多年耕耘的成果,不只是直升机的数量。

  这家位于浦东新区后滩地区、以国内直升机紧急医疗服务事业为主营业务的民企,目前已在中国22个省市建立起了空地联动的直升机应急救援网络,与109120急救中心、近300家医院完成合作签约,建立起了空地联动救援合作关系。

  与普通直升机不同,“金汇救援”直升机的机舱内搭载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除颤监护仪、呼吸机、注射泵、吸引器、医用氧气瓶等,并且均已通过专业的适航认证,整个机舱相当于一个小型重症监护室。

  邹建明介绍,“金汇救援”直升机是经原厂改装完成的专业医疗构型直升机,根据不同机型,除了两名飞行员外,机上还可以容纳13副担架与两名医护人员。“飞行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医疗救护,保证患者在运送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平稳。”

  打通空中救援通道

  金汇通航正不断扩大与各政府部门的合作。“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会听从相关部门的调遣,参与突发事件的应对。”

  不久前,金汇通航江西分公司收到了一封来自南昌市红十字会的感谢信,信中提到了2017127日的一次应急救援。

  当天,一名就读于江西某高校的大学生在与同伴徒步登山时,意外跌落山谷。同伴拨打了南昌市红十字会雄鹰救援队的电话。

  雄鹰救援队接到消息后,花了近3个小时才抵达事发现场。“伤员疑似腰脊椎受伤,情况比较危急,而且不能随意搬运。如果等待救护车,至少还需3小时。”雄鹰救援队队长周嘉宇说,“因此,我们尝试与金汇通航联系,询问是否可以启用直升机救援。”

  金汇呼叫中心接到电话后立即启动预案,在多方通力合作下,迅速、顺利地完成了救援任务。

  往返山区90公里的距离,直升机仅仅用了36分钟,这让之前从未接触过空中救援的周嘉宇惊叹不已。

  更让他感动的是,这是一次免费救援。周嘉宇说,由于伤者是一名学生,无力承担直升机救援的费用,“我们与金汇通航联系时就说明了这个情况,但他们仍然出动救援,并免去了所有费用。”

  “作为一家企业,金汇通航这次免费进行救援,体现出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周嘉宇说,“我们计划与金汇通航开展进一步合作,希望借此让救援队实现‘水陆空’三位一体的救援格局。”

  金汇通航上海分公司医疗网络负责人马丙才告诉记者,金汇通航正不断扩大与各政府部门的合作。“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会听从相关部门的调遣,参与突发事件的应对,发挥直升机的作用。”

  2016518日,金汇通航与上海东方医院签署基地医院协议;20171117日,双方进一步签署合作协议,金汇通航组建航空医疗救援队,作为东方医院国际应急医疗救援队分队。

  在上海,除了东方医院外,金汇通航还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松江院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奉贤区中心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与金汇通航签约合作的大部分医院内都建成了直升机停机坪。

  此外,金汇通航已与多地政府部门和机构签约合作,参与应急救援,例如四川省应急办、山东省卫计委、湖北高速交警、上海市应急广播等。“我们仍希望能与更多政府部门合作,在应急工作中发挥一些作用。”马丙才说。

  125日,广东茂名东信时代广场直升机起降点正式验收启用。邹建明介绍,金汇通航已在上海市,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武夷山市,安徽省合肥市等多地规划建设了7个直升机机场。

  邹建明说,公司计划到2018年底,将救援直升机数量增加到80架,并覆盖28个省市,争取到2021年全面覆盖中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

  “我们根据全国各地情况进行了具体的规划部署,如果要在全国实现航空医疗救援全覆盖,就需要近千架直升机。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在国内建设100个直升机场。”邹建明说。

  为了挽救生命的梦想

  “我不断思考,像我们这样的民间航空力量,能不能参与到中国的航空医疗救援事业中去。”

  邹建明还有另一个身份——上海正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企业,是金汇通航的母公司。

  正阳集团曾获得中国房地产开发百强企业、房地产开发诚信经营企业等多项荣誉。在房地产行业做得“风生水起”时,突然转型跨入当时尚处“空白”的中国航空医疗救援领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邹建明的抉择,一度让不少人感到不可思议。

  “这几年,的确承受了不少来自公司股东、员工的反对声,但我依然选择将集团业务整体转型到航空医疗救援事业。说起来,还是因为受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影响。”邹建明说。

  从小梦想成为一名飞行员的邹建明在工作之余,学了直升机驾驶,还获得了相应机型的飞行执照。2005年,他还买下了第一架直升机。“当时,只是单纯出于对航空飞行器的喜欢。”

  由于私人飞机必须由航空公司代管,使用起来不便,200612月,邹建明成立了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身在上海的邹建明心想:“我怎么为汶川出点力?”在灾后救援行动中,中国军方动用了多架直升机投入救援,邹建明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直升机。于是,一架民用直升机经过长途跋涉出现在汶川,进入灾区开展救援行动。

  “那时,我带了公司15名员工一同参加救援。我们在四川当地买了大量药品、食品等救灾物资,不停往来灾区,空投给灾民。”邹建明告诉记者,那次救援行动共持续了15天。

  当年的义举受到了地震灾区民众的广泛好评。“自那之后,我就不断思考,像我们这样的民间航空力量,能不能参与到中国的航空医疗救援事业中去。”邹建明说,“我愿意做这样的事,也能弘扬更多正能量。”

  于是,邹建明逐渐将集团业务重心偏向金汇通航,逐步扩大了金汇通航的规模,不仅购买直升机,还开始招聘、培训专业的飞行员,并逐渐建立起各地指挥中心。20165月,金汇通航的全国救援指挥调度中心在浦东后滩地区建成,现场工作人员接到求助电话后,第一时间转达

  处置一个求救电话,需要经过救援资格审定、适航条件评估、直升机抵达现场施救、送往医院、病人交接、返航等一整套流程。这背后,是200余名飞行员、200余名机务员与百余名机务管理人员的不间断待命。

  “救援是24小时的,需要大量工作人员轮班。就飞行员来说,除了执飞救援任务外,还需要经常练习飞行,保持驾驶技术的熟练度。”邹建明说。“从事航空医疗救援事业投入巨大,除了每次飞行,培养专业人员也有不少支出。”

  顶着这样的高成本支出,邹建明一直在坚持。挽救更多的生命,是他的梦想。截至目前,“金汇救援”已成功实施百余次应急救援。

  邹建明还有一个目标,“我希望,能有更多目光聚焦到中国航空医疗救援事业,让更多人享受到空中救援的便利。”

    “目标看似遥远,但我们正一步步前行,希望有一天能全面打通全国‘黄金一小时’的生命救援通道。”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