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发挥退休教师的作用,通过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精神修养,营造和谐社区。”“一些少数民族的朋友在金桥落脚,他们的子女到了入学年龄却不知道能不能在这里上学,相关部门是否可以帮下忙?”“我们学校的学生数量多,但场地有限,如果能利用社区已有的场地资源作为上体育课的地方就好了。”……
近日,金桥镇召开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来自民进、民盟、致公党、农工党、宗教界、少数民族等15位党外代表人士与金桥镇主要领导共聚一堂。金桥镇镇长苏珏旻向与会代表通报了金桥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从事教育、医疗、社区管理等不同领域的代表们结合各自的工作和体会,为金桥镇的发展建言献智。
来自陆行中学的民进金桥支部副主委王葆瑜发现,现在社区的老年大学名额很抢手。“不少退休人员想去老年大学却报不上名,但社区可以利用退休教师的资源,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服务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她表示,随着社区面貌、环境的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也需要有相应的提升,可以组建退休教师队伍,参与搭建社区公益教育平台,不断提高人们的素质。
座谈会上,金桥镇的领导及相关部门与代表们积极互动。金桥镇党委书记王志荣在听到新区民族联金桥镇分会会长常青希望能为几位少数民族务工者的子女解决入学问题时,当即让与会的金桥镇社建办副主任周子茵会后去了解一下具体情况,看看是否可以帮助解决。
周子茵是与会的民盟代表之一,在接受“任务”同时,还主动与王葆瑜交流,通过退休教师资源更好地开展今年的自治金项目。
为了进一步汇聚党外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引导他们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和谐社会建设,金桥镇近日还制定了《金桥镇关于积极促进统战对象参与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将结合金桥镇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难点工作,引导全镇党外人士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自治金项目运作、社区文化建设、“家门口”服务等,共同创建金桥镇的统战品牌。同时,还通过协商议事、联谊交友、双向沟通、动态报告等制度设计,形成保障机制。
王志荣表示,金桥是“上海2035规划蓝图”中的城市副中心之一。金桥镇不仅有本地的居民、也有从上海其它地方动迁过来的居民,还有8000多名外籍人士,如何促进文化融合是金桥发展中的重要课题。金桥镇将以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为契机,推进“文化重镇”建设,通过听取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鼓励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不断提高公共管理的精细化、精准化,不断提升区域的软实力,建设有温度的城区,凝聚区域人群,让不同生活经历、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们都能在金桥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