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竞竞)2月8日,静安区2018年体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17年静安区体育工作,对2018年体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2018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区体育工作将进一步巩固静安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成果,加快完成区体育“十三五”规划阶段性目标任务,努力推动体育工作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
一是建设全方位、高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不断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大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排摸社区居民、楼宇白领、企业职工体育健身需求,加快“15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全力以赴完成年度政府实事项目和区“十三五”规划中期目标任务,新建6条市民健身步道、2座公共篮球场,改建28处益智健身点,新增15处社区健身墙;建设2处百姓健身房;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共享公共运动场”管理模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400场以上;扩大体育健身有效供给,为市民提供免费体质测试服务13000人;区属公共体育场馆接待健身市民30万人次,游泳、羽毛球、乒乓球项目向市民公益开放68000人次。
二是做大做强做精竞技体育,提升体教结合、业余训练工作成效,努力建设体育强区。组织静安区代表团参加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科学开展寒暑期集训和日常训练,提高训练效益和竞技水平。巩固提升三大球、武术、击剑等传统强项优势;在冰上、高尔夫、帆船帆板、马术、空手道等新兴竞赛项目、重点潜力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市运会总成绩力争进入全市第一集团军。以市运会为平台,全面展示体教结合、业余训练和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成果。
三是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激发体育服务产品供给活力,促进体育产业更加平衡、充分地发展。办好国际剑联花剑世界杯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等国际国内大赛;以公共体育场馆为载体,优化区域体育产业布局,承办jump10世界街球大奖赛,引进电子竞技等与城区品质相匹配的体育赛事活动;开工改造静安区全民健身中心;加强政策引导,通过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和培育多元化体育产业主体健康发展。
会议观看了2017年静安区体育工作视频。随后,表彰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区机关党工委、共和新路街道、区少体校、上海洛合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