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浦东新区社会建设研究会第一届会员大会第三次会议落下帷幕。今年,研究会的品牌项目——浦东社会治理指数评价体系将得到升级,建设成为切实反映新区社会治理现状的风向标。
早在2015年,新区社会建设研究会就成立了“浦东新区社会治理指数研究”课题组,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最终形成了社会设施、社会服务、社会动员、社会治安和社会生态5个维度、共50个评价指标的“浦东新区社会治理指数评价体系”。随后,该体系对照《上海市社会治理“十三五”规划》发布的17项指标,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实现“应有尽有”“人无我有”的标准和要求。
今年,这一在全市乃至全国社会治理领域首创的成果,将再度得到深化完善。当天会议透露,评价体系将依托市社会建设研究会平台,联络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完善标准化程度。今年的指标采集动员会也即将召开,各街镇将补充完善2017年的50个指标数据,与前两年的数据进行比对,完善研究成果,并结合“十三五”中期评估,打造能够切实研判浦东社会治理现状的风向标。
同时,今年研究会将拓展特邀研究员专家库,邀请沪上各高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的社会建设领域专家,为专题研究做参谋。此外,研究会还计划邀请年轻学者、基层一线工作者加入,为社会建设研究注入新鲜活力与基层经验。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浦东新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创新经验。今年研究会将重点研究与回顾这些年来浦东社会建设发展情况,以及需要破解的难点、痛点,形成一批社会治理领域研究成果。今年,研究会还将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研讨会”,邀请十九大代表、院校专家、基层干部等社会治理领域代表参与,研讨如何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研究会业务主管单位新区地区工作党委、社会工作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研究会继续发挥智库作用,始终注重强化研究功能、拓展研究力量、加强自身建设,有效组织各方专家共同推进浦东社会建设的研究工作,切实提升浦东社会建设工作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