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浦东法院民薪工程——涉民生案件案款发放仪式”上,原上海某汽车修理有限公司的15名工人,以及原先在某劳务公司、某餐饮公司、某建筑公司工作的工人和讨要运输钱款的船工120人,总共135人拿到了381万元执行款。众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雷某某等15名申请执行人原先在位于浦东三林镇的一家汽修公司工作。2017年初,公司厂房面临拆迁,公司负责人提出与工人们解除劳动合同。工人们向浦东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经调解,双方于2017年7月28日达成协议,约定公司与工人的劳动关系自2017年4月30日终结,同时汽修公司分别向15名工人一次性支付工资、补偿款等共计139万余元。
然而,汽修公司仍然没有履行支付义务。15名工人向浦东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浦东法院执行局却未发现该公司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官为此还到三林实地察看,发现公司厂房已经拆迁完毕,负责人也不知所踪。
正当执行工作陷入困境时,事情有了转机。工人们反映,厂房动迁补偿款可能还未领取。经过多番努力,已经“离职”8个月的工人终于可以拿到工资。
发放仪式上,原先在某劳务公司、某餐饮公司、某建筑公司的工人和讨要运输钱款的船工共120人,也拿到了拖欠的242万元各类款项。
记者了解到,“民薪工程”自2015年1月启动,是浦东法院通过涉民生案件的集中执行,专项执行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等案件而打造的一个执行品牌。浦东法院院长殷勇介绍,自活动启动以来,该院已针对涉民生案件组织了30余次集中执行活动,对350多名被执行人采取司法强制措施,其中150余名长期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被司法拘留,一批民生信访老案、难案得以执结。通过强制执行、欠薪垫付等举措,累计向8200多名劳动者发放工资款逾1.1亿元,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通过这些强有力的执行举措,让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得以兑现,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切身利益,让百姓通过法院的审判和执行,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公平正义。”殷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