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普陀新闻

重走诞生路 中远扬帆行 ——2017学年第一学期中远实验学校研学活动

2018-2-1 0:00:00发布83次查看

自古以来,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对河湾的依托,中华民族的祖先沿河畔用智慧为我们构筑了科技、人文、艺术宝藏,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依旧生生不息,而今,中国的十九大的召开又向中华民族描绘了新的历史蓝图和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们,肩负着更多时代的厚望。于是,中远实验学校积极响应普陀区教育局“探寻大国重器”和“锦绣河湾”行动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于2018年1月17日、18日开展了丰富有趣的研学活动。中远学生们踏上了为期两天的“重走诞生路中远扬帆行”征途,时间虽短,学生却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了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更鲜活的、直观可感的学习经验。
浓浓乡土趣“味”
旅途之处,研学团员们跟随带队老师和导游,来到了浙江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眼前的月河“用其水弯曲抱城如月”之形将游人紧紧环抱于胸膛,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顿时尽收眼底,蜿蜒的河面上跨起一座月牙形状的小桥,站在桥上仿佛如古人置身于繁华市井之中,一切都那么自然、动人,孩子们自由漫步于巷弄里,感受着来自水乡的惬意与舒适。
月河不只江南味浓,“肉粽”的香味也浓。嘉兴肉粽在全国各地都颇受食客们的喜爱,还没走进展厅,粽子味就已经飘香百里了。孩子们还是第一次参观如此有特色的“粽子博物馆”呢,他们如痴如醉地观看着嘉兴端午吃粽子的风土民俗展映,还了解到了祖国各地不同口味、具有各族风情的粽子,最后还一饱口福,吃上了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粽子,可以说是充分调动五官的一次体验了。一位小队长边吃粽子边和一旁的同学热情赞美着这小小的、充满乡土味道的美食:“原来这看起来普通平常的美味,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呢,我也想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一回粽子!”
吟吟书卷情意
镜头一转,再看那文人雅士于河堤上纵情高唱,再看那写作“会须上番看成竹,何处老翁来赋诗”的洒脱与豪迈。
“江南三布艺”之一的清代词人朱彝尊如是说。朱彝尊曾因其博学鸿词而以布艺授翰林院,入职南书房,并著有《曝书亭集》,以他为代表的浙词派和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词派,在词坛并峙双雄,连康熙都为其亲笔题字,为世人所称道。
嘉兴市王店镇中学的老师们亲自带领研学团成员们参观了朱彝尊故居,孩子们认真听着讲解,沉浸在诗书卷宗中,仿佛在那曝书亭中看见了正在烈日下解开衣衫曝晒那满腹经纶的朱老先生。所谓文人雅士,对诗书礼艺的痴迷与热恋大抵如斯。
梅里梅园中,深受朱老先生忘我精神感染的孩子们在梅花树下留下了合影,少年们意气风发。犹红日于大地上缓缓升起。
正如随行考察的陈婷校长所讲,读书并非无用,只有读万卷书才能寻回真我,只有行万里路,才能看世界、了解世界、改变世界。今日之中国如猛虎,而今日我中华少年如鹰隼试翼,似奇花初胎,我中远少年也将在未来成为大国之“重器”,展翅翱翔。中远研学行不仅是一次实地教学,更是一种精神洗礼。
铮铮革命风骨
位于嘉兴南帮岸3号的沈钧儒纪念馆是由沈钧儒故居改建而来,研学团被沈钧儒先生一生事迹所深深感动。他是浙江嘉兴人,积极参与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的斗争,他就是著名的“七君子”之一,被誉为“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
孩子们流连于纪念馆中,看着那与自己相隔年代已久的革命往事,平日里在爸爸妈妈疼爱中长大的孩子或许不曾对革命有那般深刻的领悟,直到他们看见七君子等人比例的雕塑时,革命先烈形象就深深印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和平安定来之不易啊”,一位初中部的学生有感而发。
炙炙红心跟党走
烟雨楼、壕骨楼、清晖堂、乾隆御碑亭和南湖红船,历史一幕幕像影片般向我们缓缓走来。向我们讲述着共产党诞生之际的艰难与不易。重修的南湖红船上,依稀可见共产党成立伊始,共产党人的足迹。探寻着党的精神密码。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抵达这里,翻开了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而今,中远研学团也抵达了最后的目的地——南湖革命纪念馆。研学团惊叹于气势恢宏你的序厅,穹顶上的铁锤镰刀分外醒目,一艘复建的红船破墙而出,似在告诉人们,正是它摇醒了在茫茫黑夜中摸索了半个世纪的中国。
习总书记曾说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这些少年研学团们的初心又是什么呢?或许在这两天一夜的研学过程中他们早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我们也坚信,中远学生将会永葆初心,在重走革命路途中收获精神食粮,在人生道路上永怀感恩,砥砺前行。
普陀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