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文君)想要免费洗衣洗车?行,付积分。想要免费临时停车?行,付积分。想参加社区亲子活动?行,付积分。积分从哪里来?参与社区服务就行。新年伊始,一款集社区资源、服务社区居民、完善社区治理的app“共和新e家”在共和新路街道正式上线。通过这款app,居民参与的社区服务和活动都能化成积分,成为能够兑换礼品和服务的“硬通货”。
量化的服务 严肃的积分
“以前给志愿者发一瓶油都要‘偷偷摸摸’,就怕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洛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黄蓓说道:“现在把大家对社区的服务量化,肯定居民的参与行为,把表彰放到阳光下。居民之间的‘攀比’也是充满正能量的。你的积分比我多,那我下次要多参加一些活动超越你。最后大家服务社区的积极性都提升了。”“共和新e家”app为每个用户设定了专属的积分账户,赢取积分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社区活动,参加居委级社区活动每次30分,街道级的社区活动每次60分;再比如志愿者服务每半小时30分,社团负责人定期奖励300分……总之,“明码标价”,居民为社区所作的投入都能在积分上体现出来。
时间银行的理念不难理解,但在基层社区实践起来很有难度,积分的标准设定、积分的评定和录入,每一样都要做到位。比如积分录入,有时居民参与居委会活动,要先在app报名,到了现场由带队社工做好人员记录,活动结束后社工填写app加分认证单,待居民区组建的积分工作小组签字确认后,工作人员最后才在后台录入积分。对此,黄蓓说,严肃的积分生成方式能够赋予积分“含金量”,而积分的含金量体现的是居民的参与价值——一分付出换一分收获。
变“躲”为“迎”的社区单位
为吸引大家努力“扒分”,积分能够兑换的商品当然要有吸引力。可以肯定地说,app公益商城里没有“水货”,上线的都是实用礼品,物品类有柴米油盐,票券类有餐厅折扣券、电影票等,服务类有家政、洗车、洗衣,还有小区的共享车位停车时间等。
这些礼品(服务)从哪里来呢?黄蓓说,都是共和新路街道的辖区单位赞助的。黄蓓表示:“社区单位从‘冷淡’到‘主动’,因为通过参与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吸引到更多客流,而居民的app积分有了实实在在的购买力,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吸纳社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三赢!”
年轻化的志愿者团队
黄蓓告诉记者,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让年轻人进入到志愿服务的环境,让更多的新鲜血液进入社区自治一直是值得思考的事情。如今,洛善居民区app注册居民达387人,其中有近200多名是活跃用户。平均每三户人家就有一户是活跃份子,这些活跃份子作为志愿者不断提升社区自治的活力和水平。为了吸引更多年轻的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居民区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年轻爸妈的亲子活动,如囡囡爱阅读、万圣节主题活动等。而要参与这些活动,就要通过支付积分的方式。
通过app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志愿者的数量,更吸引了一批年轻人的加入。比如,80后的社区居民小张通过app为孩子报名了小区的少儿空手道班。相对于外面的兴趣班,小区开设的空手道课程配合居民时间设置灵活,场地又在家门口十分方便,小张感到满意的同时,主动提出让自己擅长书法的爱人为小区免费开设硬笔书法培训班。如今,这个书法班已开了十几堂课,小张爱人为社区服务的同时也赚取了积分,可以兑换所需要的洗车洗衣服务。既提供了服务,也享受到了服务,希望这样的互助服务“来得更猛烈一些”。
接地气的五大功能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祝友元介绍,“共和新e家”的五大基础板块是“e·公益”“e·物业”“e·自治”“e·服务”加上积分商城,界面简洁非常接地气。除了已经试运行一年多时间的公益服务、兑换积分,app的其他内容也正在不断完善。app内每个版块的设置都有共同的取向——与社区居民建立链接,为居民提供服务或者吸引居民服务社区,非常接地气。目前“共和新e家”已在9个居委会试点使用,2018年内将在街道所有25个居委会全面铺开。所有市民朋友均可以在苹果系统的“appstore”和安卓系统“360应用商店”搜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