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垃圾分类落实中 记者 肖鸣亮 摄
(记者 顾武)记者从1月23日举行的江宁路街道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绿色账户”工作总结表彰会上获悉,今年该街道将通过实施废品回收体系建设补贴、推进回收设施配套建设等多种举措,全面加快推进辖区内单位、居民区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力争实现辖区内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居住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0%以上等目标,从而打造“绿色江宁”。
据了解,江宁路街道2017年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颇有特色,并取得了许多成绩:建立“静安绿色江宁”微信公众平台,用于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工作的线上宣传;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在各居民区开展了40场“绿色帐户”线上、线下积分兑换活动,参与人次达9000余人次,总计消纳积分6202960分;在北京居委会海关二村、武定坊居委会向新小区创建了“绿色江宁”自律小组,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从原来的50%左右提升到80%以上;在全区每月垃圾分类工作评比中,江宁路街道绿色账户考评得分均达到满分,99个垃圾分类点湿垃圾综合分拣率超过100%,综合排名在全区14个街镇中名列前茅;创建垃圾分类推进单位30家,并将玫琳凯公司创建成全市单位垃圾分类的标杆。
2018年,江宁路街道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标准和目标更高,主要包括:探索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和生活垃圾清运体系“两网协同”试点,规范回收人员队伍、实施废品回收体系建设补贴、推进回收设施配套建设等手段,建立废品回收体系,深化废弃物回收设施设备共享、回收分拣作业人员合一,推动“绿色账户卡”、“阿拉环保卡”两卡合一,探索具有“绿色江宁”特色的资源回收与垃圾清运新模式;在辖区内99个垃圾分类投放点位中,新创20家社区垃圾分类特色示范点,居住区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0%以上;11个示范居住区垃圾分类自主参与率达80%以上;新创5家商务楼宇垃圾分类示范单位,新创2家卫生医疗系统垃圾分类示范单位,有效推进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和管理;辖区内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确保实现全覆盖,其中11所大、中、小学全部创建成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建立江宁街道绿色账户积分兑换站——“绿色江宁环保空间”,作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两网协同工作的枢纽服务站;联合社区服务中心扩充绿色帐户资源库,通过绿色账户积分可免费兑换瑜伽、健身、游泳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服务项目,为正确分类的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实惠,以激励和引导更多的居民自发自觉地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