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果皮菜叶可别丢了,还能做成肥皂。”在东平镇桂林社区的“老来青”活动室内,靠墙摆放着一排玻璃罐,里面装着褐色的发酵物质,活动室的管理者、上海绿领社区发展中心崇明区总干事王刚告诉记者,经发酵产生的环保酵素与皂液混合后,倒入模具,待冷却后即可制成肥皂。根据模具形状与加入的不同色素,制成的肥皂色彩丰富,造型独特。“这些自制肥皂之所以既无害又环保,是因为其中的环保酵素起了作用。环保酵素的原材料来自日常生活中的湿垃圾,如水果皮、废菜叶和烂菜根等,制作时加入水和糖,发酵后即可制成。用这种方法制成的肥皂具有去污、去油的效果,是家居生活的好帮手。” 在“老来青”活动室外,还有一处别致的小菜园,居民家中废弃的塑料瓶,剪上一个口子,放入培土,种上蔬菜再摆上架子,这就是社区内居民喜爱的瓶子菜园——老来青社区食材花园。“这些废弃瓶子都是居民自发收集起来的,平时由居民自行照料,收获也由居民自行分配。一茬蔬菜收获后再种上一茬,居民们兴致很高。”王刚说,种在这些瓶子里的蔬菜之所以长得好,环保酵素功不可没。原来,环保酵素也是天然的肥料,能改善土壤,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升蔬菜的品质。“菜园中的蔬菜用酵素作肥料,无污染,品质自然好,居民很喜爱。” 现在,还有很多市民喜爱在家种养一些花卉,使用化肥对健康不利,用有机肥气味又太重。“这时候,就可以使用果皮、蔬菜叶制成的环保酵素,卫生又健康。”王刚拿出一小瓶经过滤的酵素液体,拧开瓶盖,散发出淡淡的甜香味。“气味宜人且对人体无任何危害。”把环保酵素喷洒在植物叶面或作为肥料,可增强植物的抗病性、抗寒性,还能改善植物的品质。 记者还了解到,上海绿领社区发展中心长期致力于探索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有机结合、统一发展,在东平镇桂林、东风等小区开展了丰富活动,让社区居民在参与过程中不断丰富湿垃圾用途,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培养垃圾分类习惯好习惯。不仅如此,上海绿领社区发展中心还与当地学校合作,建立“农趣”学农园地,定期为小朋友们开设废物利用、学农体验、堆肥工坊等课程,在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中向孩子们传递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