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最美雪景叠加出松江“城市温度”——雨雪冰冻天气考验城市管理,全区上下奋战96小时保障安全运行

2018-1-30 0:00:00发布73次查看

大雪断断续续下了四天。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天气,考验着城市的功能设施,考量着城市的应急体制,某种程度上更是考验着一座城市的人文底蕴和凝聚力。96小时奋战,松江全区上下众志成城保安全、保畅通、保民生、保生产的“热度”不减。马路上,彻夜不休的清雪工程车、凌晨早起的环卫工人、从温暖被窝里走向街头清扫积雪的志愿者……无数人彻夜不眠,主动挑起重担,成为守护这座有温度城市的一道最美“雪景”。

  全力以赴保障雪天安全

  面对雨雪低温,我区各街镇(园区)和城管、环卫、交通、电力、燃气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全力以赴,居(村)委会干部和志愿者第一时间上门走访慰问,公交、交警等工作人员全员值守,顶风冒雪保障城市有序运行。秀美雪景包裹下的城市深处,是各行各业奋战在抗雪防冻一线的人们为我们时刻守候。
  1月26日清晨5时许,天还没亮,永丰街道万科金色华亭小区物业的20多名工作人员就开始为小区业主车辆的前挡风玻璃除雪。小区露天停放着500多辆私家车,他们要赶在业主出门前,用毛巾等除雪工具把前挡风玻璃上的积雪一一除去。除完了车辆上的积雪,他们又开始在小区道路上扫雪、撒盐、铺麻袋,在易滑处设置警示牌,提醒居民注意安全。其实在前一天晚上,工作人员就已经忙碌起来,他们担心积雪将业主车上的雨刮器冻住,连夜将小区所有车辆的雨刮器立了起来。早上出门,看到干干净净的前挡风玻璃,小区居民郭先生心里一阵纳闷:“后来听说是物业帮忙清理的,觉得心里特别暖。这样的物业我要点赞!”
  暴雪降临,松江城管立即启动应急保障预案,全体队员进入24小时工作模式。队员们连夜将防滑草垫、除雪铲等物资和工具送至各小区。25日23时,轨交9号线洞泾站乘客不多,但洞泾城管还在加班值守。人行天桥上此时已经盖了厚厚一层雪,城管队员淋着不断飘落的雪花清除积雪,并在台阶处放置防滑草垫,尽可能地为第二天出行的乘客提供安全保障。26日7时,城管队员一边运送应急物资,一边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主干道路、斜坡等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铺设防滑草垫,为市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路上结了冰,稍微不小心就会打滑,老人腿脚不便容易摔跤。”连日来,在洞泾站巡逻的队员只要遇到独自过天桥的老人,都上前搀扶一把,被过路乘客称赞为“比雪景还美的风景”。
  “我还以为是自己交通违法了,原来是您想帮我擦雪,真是太感谢了!”和民警方佳慧一同擦完车上的雪,一名中年女车主连声称谢。1月26日早晨,时值茸城今年第一场大雪后的第一个上班高峰,不少车辆裹着“棉絮”匆匆上路。民警方佳慧驾驶着警车在路上巡逻,行至茸梅路茸龙路时,发现前方一辆黑色轿车的后窗覆盖了厚厚一层雪。恰好同在路口等红灯,于是他赶紧下车示意前车靠边停车。坐在副驾驶的车主很诧异。方佳慧急忙解释:“您误会了,我只是想替您把后窗的雪擦了。”说着从警车内取出一块抹布,朝车尾走去。

擦去了后窗和后视镜的积雪后,他顺手又将车顶和车身上的积雪也清理了大半。“以后出门前记得将雪清理掉,特别是前后窗和后视镜,有积雪会影响视线,行车不安全。”女车主上车离去前,方佳慧不忘又提醒了一句。
  26日清晨6时30分左右,洞泾长欣居民区内,十几名旧街坊改造施工人员已经戴好了安全帽,但他们没有像往常一样施工作业,而是先清扫起了小区内的积雪,赶在即将到来的上班高峰前,利用现有的施工工具,将珊瑚小区和桂花东、西区主要道路和楼道前的积雪铲干净。9时左右,看着居民区内的道路积雪已经全部清除,一名工人喘着气说:“我们改造的小区里住的老人比较多,雪天出行本就困难,我们作为施工单位,做这些只是举手之劳。”

  在风雪中感受“城市温度”

  “雪在下,我们上!”这句简单的话语,在一次次雪天行动中展现了这座城市应有的温度。
  大雪难挡送餐人。1月25日10时15分,佘山镇北干山村横泖助餐点的送餐小分队便提前出发了,四五辆“小电驴”载着香喷喷的饭菜在雪中前行。村党支部书记王永忠说,考虑到下雪天天气恶劣,老人到助餐点用餐不方便,为此特地加派了送餐人手。“辛苦了,今天的饭菜闻着都很香呢。”村民陈美芳接过餐盒感激地说。送餐员来不及停留便赶往下一位老人家中。“雪天路滑,任务比平时重,不方便带汤,请阿婆见谅!”送餐人员抱歉地跟村民王秀南解释。“哪里的话,给你们添麻烦了!”王秀南平时都是步行前往助餐点就餐,雨雪天本想在家随便对付对付,没想到饭菜竟然送到家里来了。打开餐盒,红烧大肉、黄瓜炒蛋、白菜肉丝色香味俱全,饭菜还冒着热气,王秀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25日下午,永丰街道五丰苑居委会工作人员走访了小区内的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3号楼的马老伯怎么不在家中?”眼看着雪越下越大,大家心中着急起来,经过一路寻找,终于在一个四面通风的简陋大棚内找到了他。原来马老伯与家里人闹了矛盾,怄气不愿意回家。刚开始,他对工作人员的劝解无动于衷,街道服务办得知后与派出所民警一起前往劝解。“马老伯,你看现在这么晚了,雪又这么大,气温这么低,你待在这个棚里,要生病的,太不安全了,你跟我们回家吧,好不好?”经过3个多小时的轮番劝导,马老伯感受到了众人真切的关怀,终于肯回家了。事后马老伯感激地说:“看到你们冒着这么大的雪,来来回回劝我好多次,特别是听到你们说‘跟我们回家吧’,把我当成家人一样,心里一下子暖起来,气也就消了。”
  26日7时许,下了一夜大雪的泖港镇俨然化身“雪乡”。“志愿者们都在铲雪,我也要出一份力。”身着灰色棉衣的84岁残疾老党员黄书祥,在腰泾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网格长、保洁员等组成的“红马甲”清雪队伍中格外引人注目。行动不便的右手垂在身体一侧,他左手持一把家用大扫帚,沿着自家村埭主路慢慢清扫着,所过之处,路面由“白”转“灰”。“我来扫雪,既是为民服务,同时也锻炼了身体。”黄书祥本不在铲雪志愿者队伍中,但早晨起床后看到村里的志愿者正在自家村埭口上铲雪,担心志愿者人手不够,一转身就从自家院子拿了把大扫帚加入清雪队伍。一个小时后,腰泾村西陈家浜村民小组的村埭主路,在一片银装素裹下蜿蜒出一条灰黑色的通畅路面。
  26日一早,蒂森克虏伯电梯(上海)有限公司的十余名志愿者便踏着厚厚的积雪活跃于佘山镇各居民区。他们手提慰问品,面带暖心笑容,每到一处都贴心地询问老人们的生活情况。“爷叔侬好啊,天老冷额呀,身体怎么样?”在翠鑫苑小区,志愿者陈华英一开口,白色的热气就从嘴里冒出来。“这么冷的天,积雪还很厚呢,鞋都湿了吧!”银杏苑小区一位老人接过慰问品关切地问。志愿者俞强赶忙说:“不打紧的,阿婆!下雪天路滑,人上了年纪尽量不要出门噢。”秋潭苑小区的一户老人家中,老两口拿出照相机要和暖心志愿者们合影留念:“茶水都没喝一口,拍张照留个纪念吧!”
  一个个看似寻常的小故事,于细节处彰显着松江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一项项贴心的举措,一幕幕感人的瞬间,无不显示着这座城市的温度。松江日益完善的城市运行应急体制、机制和组织救助保障能力,在这场大雪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千千万万普通人的付出不断叠加,才有了让无数人为之点赞的“最美、最动人”的“城市温度”。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