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刚刚过去的2017年,浦东新区引导不同需求的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记者近日从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获悉,去年,新区新增上市公司17家,除1家为迁入新区外,其余16家公司IPO募资合计近280亿元,其中,A股IPO企业达11家,占全市新增数量的29%,募集资金近58亿元,占全市的33%。
近280亿元助力浦东企业
2017年12月29日,上海雅仕正式登陆上交所,当天股价毫无悬念“秒停”(股价涨幅在开盘后瞬间达到新股上市首日上限44%),这家工业领域的供应链服务商是浦东新区2017年A股上市的第11家公司。
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副局长张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是浦东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大年,11家企业在A股上市,超过过去三年的总和。此外,浦东一些新经济龙头企业选择在我国香港或者美国上市。数据显示,2017年浦东共有5家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其中,国泰君安H股和阅文集团在港交所上市,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拍拍贷在美国上市。
募集额方面,11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募资57.56亿元;2家港股上市公司合计募资233亿港元;3家美股上市公司合计募资4.3亿美元。按最新汇率计算,这16家企业IPO合计募资额近280亿元,而这可以看作浦东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得的财力支持。
浦东新区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支持的力度,不仅在全市走在前列,也超过外省市同级别区域。以北京海淀区为例,记者获悉,2017年浦东新区新增A股上市公司数量比海淀区多2家,募资规模比海淀区多26亿元。
截至2017年末,浦东新区A股上市企业已达143家,占全市约40%;境外上市公司40家,占全市的44%。此外,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方面,浦东新区企业同样领先。截至2017年底,浦东新区新三板挂牌企业228家,占全市的23%,其中创新层26家,占全市的比重为20%;上海股交中心挂牌企业165家,包括77家科技创新板和98家E板,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46%和25%。
张江科学城企业表现突出
张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浦东新区2017年新上市公司的一大特点是,公司业务与国家战略密切相关,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背景下,张江科学城的企业上市力度较大。
2017年浦东新区新上市的16家上市公司,张江科学城的企业占据半壁江山,数量达到8家。它们分别为在A股上市的璞泰来、韦尔半导体、透景生命科技和凯众材料科技,以及在境外上市的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阅文集团和拍拍贷。
上述张江科学城2017年新上市的企业,涵盖了张江三大主导产业,分别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其中,再鼎医药已成为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市值百亿级(人民币)生物医药企业三家中的一家,且是最年轻的;阅文集团上市当天总市值一度突破900亿港元。
“张江科学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属于证监会支持鼓励的重点对象,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意愿也较强。”张辉说。
值得一提的是,浦东新区民营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积极性高,按照证监会的分类,新增的17家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数量高达14家,占比逾八成。除阅文集团和再鼎医药等境外上市民企外,2017年A股上市的民企璞泰来、岱美股份、中曼石油、韦尔股份等总市值也均在百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