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海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正式公布。该校拟建水产学科,含水产养殖、海洋渔业、水产食品、渔业经济4个领域,将通过重点支持一个优势学科的四个特色领域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是张謇、黄炎培创建于1912年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目前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和农业部共建的地方大学。该校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海大洋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的办学传统,未来将围绕“水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和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建设主线,践行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双重使命,按照学科—专业—学位点三局同布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特色化、国际化、信息化、法治化”路径,全面开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大学新征程。
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养殖是国家重点学科,2012年入选上海市A类一流学科,2015年入选上海市重点建设高峰学科。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水产学科获评A+。目前水产学科拥有10余个国家和省部级平台,在全国相关高校中名列前茅,并拥有完备的水产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未来,在水产学科的建设上,该校将瞄准水产学科的国际前沿,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一流科教平台和体制机制构建,汇聚学科顶级人才,打造引领理论和技术创新的团队,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国际影响力,推动水产科技进步,服务产业发展。通过学科系统要素交叉融合,带动学校海洋、食品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提高学科系统整体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建设一流学科高校,关键在人才。上海海洋大学将实施国际一流团队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文化传承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五大建设工程,采取深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构建评价调整机制、完善决策和责任机制、推进综合改革、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社会联动发展等六大改革措施。
《方案》显示,到2020年,上海海洋大学力争在水产学科主要领域方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学校建设成为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优势明显,农、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对生物资源、地球环境、人类社会具有高度诠释能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到2030年,水产学科总体进入世界一流,学校将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本世纪中叶,海洋、水产、食品三大主干学科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建成世界一流特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