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浦东新闻

上海市实验学校张逸安

2017-2-28 0:00:00发布175次查看
                                               
     上海市实验学校科技创新班的班长张逸安同学是我校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他是整个年级科创工作重要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张逸安在科学研究和创新领域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果,他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一个极具挑战性、创新性并且饱含人文关怀的科研项目——《喷雾干燥法合成石墨烯微球及其负载药物研究》,得到很多专家和教授的赞许,获得了上上海市第14届明日科技之星评比的一等奖和海市第31届科创大赛一等奖,并且入选推荐全国科创大赛终评的34个项目之一。在自己痴心做研究的同时,张逸安还承担了学校一系列的科普宣讲和科创讲座,带领同学们一起追求科学的梦想。他相信,科学能够让生命更安全、世界更美好。张逸安是实验学校师生心目中最具有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同时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最美丽的中学生。
     张逸安从小就痴迷于纳米材料的开发和研究,尤其对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情有独钟。在大量阅读科研论文和国内外的科技报道后,他坚信这种迄今为止最薄、最坚硬,导热、导电性能最强的纳米之王会在21世纪引发一场材料革命,改变世界。除了怀揣着一个执着的科学梦想外,他心里还装着对人类的悲悯和关爱。他一直认为关乎生命和健康的科学发明才是最有意义的,最值得去做的。
     在对《石墨烯联盟》、《中国知网》和《生物谷》等科技平台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和学习后,他知道石墨烯有高强的吸附性与生物安全性,是理想的药物载体,用石墨烯装载药物能够产生缓释,靶向,热疗等多种功能,可以大大地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于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产生了,他想用石墨烯装载抗癌药物,来化解传统的放化疗治疗方法给癌症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副作用,为身怀绝症的人们寻找生的希望。
     然而,石墨烯装载药物的研究在国际上刚刚起步,装载的药物数量非常有限,而且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这在医药学领域仍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实验学校的老师出于对张逸安的信任和对学生科学梦想的保护,鼎力相助,为他配备了专门的辅导老师并联系了高校实验室给予支持,终于锁定一种治疗肠胃道恶性肿瘤的新药——舒尼替尼,为期一年半的实验由此拉开了帷幕,他将亲手做一做这个没有前人做过的石墨烯装载舒尼替尼的实验。
     实验过程的艰辛是始料未及的,进入研究才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缺乏,几乎每一步实验都会在原理和步骤上面产生疑难和困惑,除了询问老师,主要靠自己在文献中寻找答案。这个时间无法计算,经常在晚上做完作业以后,有时候不知不觉就会到子夜甚至凌晨。做实验的时间更是占据了张逸安所有的休息日,整整一年半,他没有双休日,奔波往返于高校实验室和学校之间,有的实验具有连贯性,比如测试并绘制微球的药物释放曲线,需要连续72小时才能完成,他就利用了定假日如国庆节、劳动节、春节还有寒暑假时间去完成这些实验。父母亲是支持孩子的,但是,面对繁重的高中学业和为了兼顾学业和研究而废寝忘食的孩子,他们多次打退堂鼓,劝他放弃。张逸安总是一笑置之,乐此不疲。
     在科研中,张逸安虽然不怕辛苦,但是他也曾几度因为实验的难以推进而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在选择石墨烯和药物相结合方式的时候,面对文献中介绍的各种各样的物理连接方法和化学连接方法,张逸安无所适从了。哪一种方法更适合石墨烯和舒尼替尼的结合呢?因为没有人做过这个实验,所以没有人能给他答案。怎么办呢?张逸安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日日夜夜,坐进文字堆里,阅读了海量的文献和论文,仔细甄别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特质、利和弊,最后,他又一次做出一个大胆的选择,他选择了喷雾干燥法,这种办法虽然大量使用于中药和饮料颗粒的制备,但是用于石墨烯微球,尚属第一次,张逸安在研究了这种方法的原理后,果断认为,可以试一试。
     整个研究最艰难的阶段就在于喷雾干燥法制备石墨烯药物微球的过程中。第一次喷雾的结果就惨遭失败,根据他的推测,制备好的药物微球在扫描电镜下的形状应该成球状,但结果却是糊状的,他当时懵住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喷雾干燥法不适用于石墨烯呢?整个实验要推翻重来呢?在反反复复的思考后,他觉得,实验过程和原理都没有问题,症结究竟在哪里呢?他再一次大胆地推测,形状不规则,可能是由于蒸发水分时引风温度不够高,没能将水分瞬间蒸干导致的,于是他试着将温度调高,多次比对后,终于在100度的温度下喷雾成功,制备出了扫描电镜下理想的球状药物微球。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数据分析,初步证明了他制备出来的药物微球良好的性能。
     获得成功的张逸安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欣喜若狂,他冷静地告诉我们,就在上个月,美国科学家用纳米材料装载阿霉素治愈乳腺癌的实验已经在小鼠身上获得成功,所以虽然他现在已经高三面临高考,学习非常紧张,但还是准备将他的研究继续下去,进行细胞实验和生物实验, 他越来越相信,用石墨烯装载抗癌药物的实验有一天一定会运用到临床,救助那些身患绝症的人们。
     在张逸安的身上,我们看到21世纪中国青年学生身上最宝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我们还看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生命的关怀,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美丽的中学生能够让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
浦东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