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课堂上学习传统书法,在古典诗词课堂上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新年伊始,上海金杨中学的孩子们就迎来了丰盛的传统文化大餐。上海江东书院与金杨中学共建“江东-明德学堂”公益国学品牌1月12日正式在上海浦东发声,朗朗的中国古诗词韵律回响在金杨中学美丽的校园内。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正式批准的第一家书院,上海江东书院此番与具有50多年历史的上海市金杨中学强强联手,合力探索以“经典国学课程+共建文化品牌”为创新内核的校园国学升级版模式,以期为在校同学拓展更加宽广与深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
学一手好字,念一首好诗。在“江东-明德学堂”开课现场,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授予上海江东书院的“中华二十四节气诗词传播基地”,亦首先落户在了金杨中学。这也是上海江东书院“国学进校园”模块课程和文化品牌的首次集中打包亮相,今后将在上海更多的公办、民办中小学校铺开,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毓敏莅临现场,为“中华二十四节气诗词传播基地”揭牌
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郁时炼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郁局长指出,江东书院“中华二十四节气诗词传播基地”与具有50多年历史的上海市金杨中学强强联手,为在校学生们带来生动和具参与性的传统文化体验。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浦东新区学生群体之中的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郁局长代表教育局祝贺双方合作能够取得圆满成功!期待着二十四节气文化在金杨中学生根开花,期待着“江东-明德学堂”的朗朗读诗声,成为浦东新区教育事业新一轮发展的生动案例。
在金杨中学的书法课堂上,记者看到孩子们正在金杨中学外聘的书法老师朱玲的指导下,一笔一划地练习。金杨中学校长邢春告诉记者,学校聘请沪上书法名家陆晞明、朱玲老师进入校园,执教“陆晞明书法工作室”,意在打造书香校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一手好字。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率先实现国学进校园,上海市金杨中学引入上海江东书院的国学资源,建立起公益性的“江东-明德学堂”,同时以“中华二十四节气诗词传播基地”为载体,与学校现有课程资源整合,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打造成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鲜明国学特色的学校,成为浦东“国学进校园”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