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我们家所在的廊下山塘村七组可能会集中发展一批民宿。以后,游客来郊野公园不只是吃农家乐,还能够慢下来体验田园风光。”——陈伟
园宿·听风塘
离开金山山塘村多年,习惯了市区生活的金山小囡陈伟,最近却开始频频往家跑。她的“梦想改造家”位于金山廊下郊野公园内,如今已经改头换面,成了山塘村七组第一家民宿。每个周末,都有人专门赶到这座名为“听风塘”民宿里,体验金山的田园风情。
从银行主管转型成民宿主人
陈伟总说自己是个“爱折腾”的人,但直到去年,她才真正迈出了折腾自己老宅的那一步。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她在银行一干就是13年,一路做到了银行主管。因为家庭的原因,2016年从银行辞职后,闲不下来的陈伟决定寻找自己想要的那份自在与快乐。
一次偶然,她动起了郊区老宅的心思,“我过去上班时总自嘲,退休后要在家乡建‘别野’,过田园般的生活。但转念一想,现在不正是时候?”
▲陈伟在“听风塘”庭院内
“要把老宅改造成民宿!”刚说出这个想法时,全家都觉得突然,只有陈伟自己知道,这源于过去旅行时对民宿留下的良好印象。
2013年在云南旅游时,陈伟一家在当地古朴风格的民宿住了几晚,古城老房子里的庭院特别美,让她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现在,陈伟的民宿里也有个园子,就是向丽江的民宿“致敬”。
▲山塘村当地老宅(左)
老宅原本是传统的三层楼房,房屋的坡顶上盖着层层叠叠的瓦片。由于改造民宿不能改变原有房屋结构,陈伟只能将屋顶、墙体铲掉,只保留原来的房屋“骨架”,再进行室内装修,一点点添上“血肉”。从零学起,磕磕绊绊近一年,民宿才完成装修。
打造“金山田园风”民宿
秋收季节,从廊下镇中心乘车去山塘村的路上,能够看到大片大片金黄色的稻田和点缀在其中的楼房,有着中式风格围墙的陈伟家是其中最显眼的一幢。
民宿的名称是“园宿·听风塘”,顾名思义就是宿于园林之中,毗邻古镇山塘,静谧中风声习习入耳。走进庭院,大门左侧是一条青石块铺就的小径,嵌入白色碎石中,通往庭院深处。小径两旁,则种满了花草,菊花、铜钱草、丁香,点缀在庭院的各个角落。
▲民宿内庭院
庭院的围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镂空的围墙里,用瓦片搭出了菱形和鱼鳞的图案,透过瓦片的间隙,可以看到远处大片稻田和农房。“这些瓦片都是从老宅子上拆下来的,没舍得扔,就用作围墙的装饰了。”陈伟告诉记者。
▲老宅的瓦片
除了瓦片,走在民宿里,处处都能看到田园风的“金山”元素:大门上有个仿造老宅做的斜顶,屋顶的露台上装饰着芦苇。几乎每间房间都设计了玻璃移门或是落地窗,能够清楚地望见民宿四周的农田。
▲透过落地窗,能够清楚地望见民宿四周的农田
近年来,金山正在发展当地旅游业,随着廊下郊野公园的建成,一批批农业园区、民宿、农家乐等在廊下镇出现,吸引着市民前来采摘游玩,品尝农家美食。此外,越来越多像陈伟一样的年轻人也开始回到了家乡,让山塘村也渐渐恢复过去的活力。
在廊下郊野公园打造民宿群
在陈伟看来,廊下郊野公园对外开放后,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来到“听风塘”的客人还是总问她:“你们这里除了吃农家乐,还有什么好玩的?”
▲民宿房间内部
为了让住客充分了解家乡的美,陈伟特意准备了从廊下生态园拿来的旅游导览图。她对家周围的景区已经了如指掌:就近一公里范围内有马术农庄,马术农庄对面是星空度假营,附近随处可见各种瓜果蔬菜采摘园,闲时还能去富阿姨饭店吃一顿农家乐,逛逛“一桥两山塘”的山塘老街,体验当地的人文情怀。
▲金廊马术农庄
“听风塘”建成后,也已经有好几拨村民来向陈伟取经。在她的设想中,如果山塘村出现民宿集群,未来这里也能成为游客来廊下必游的一站!
▲邻居也开始改造民宿
目前,山塘村也在鼓励村民,将自己的房屋改造成民宿。因为部分村民对于经营民宿没有概念,村里打算引进第三方来经营,将来在廊下生态园边上,也将打造一批高端民宿集群。
做民宿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挣钱?不是!
是为了梦想,还有……乡村真的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