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好消息 杨浦这片“高龄”小区有望近期启动旧改征收

2019-2-14 13:38:26发布69次查看
  江浦路街道辽源新村小区建于1957年,是由十多家单位出资建设的联建公租房,随着岁月的变迁,当年一排排整洁的双层小楼早已变得破旧不堪,层出不穷的私自搭建已让人看不出小区原来的面貌,落后的基础设施也无法有效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居民旧改的呼声日渐强烈。
如今,好消息传来。根据杨浦今年提出的“完成旧改征收7000户,收尾6个基地”的目标,这片62岁“高龄”的小区有望于近期启动旧改征收。
据区旧改办介绍,160街坊辽源新村基地范围东至许昌路、南至飞虹路、西至飞虹路722弄小区、北至辽源西路,土地面积约28892平方米,共有943产、1132户。基地规模不算大,但对今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杨浦旧改工作意义重大,杨浦计划在去年完成旧改征收5028户、14.12万平方米、收尾6个基地的基础上,在160街坊探索市区联手的旧改推进新机制。
走进辽源新村249号,这栋两层小楼的一楼住着70岁的吴宝君及其弟弟两家人,一间房间被两户人家用木板隔成了两间,前半间由弟弟使用,现已出租,后半间则住着吴宝君老俩口,“1959年,我们兄弟姐妹5个人随父母从宁波来到了上海,我父亲在长阳路通北路的压铸机械厂工作,他花钱买下了这个位于一楼,只有一个房间、一间厨房的共计31平方米的房子。”
1966年,18岁的吴宝君赴新疆支边,后又在陕西旬邑县工作,直到2002年退休后才回到上海,随后为照顾年迈的父亲,吴宝君带着妻子和小女儿又重新回到了自己幼时成长的地方,“当时房子已经被隔成了两间,仅有的12平米的空间4个人怎么住?没办法,我就在房子里搭了一个阁楼,老父亲住在底下,我们夫妻俩带着女儿住在阁楼上,阁楼离屋顶大概只有半米高,在里面只能坐着、躺着。”
老旧小区居住环境的恶劣不言而喻,吴宝君的爱人陆燕燕回忆道:“2003年刚搬进来时,我们的生活环境很差,眼看着老鼠沿着门顶就爬到了阁楼,辽源西路管道没改造好前,下大雨时,地板就往外冒水,我们拎了很多年的马桶,直到近些年自家搭了卫生间,情况才有所改善……”
吴宝君感概道:“别看小区现在很破旧,我刚搬进来那些年,辽源新村可是个好地方,道路笔直宽敞,每栋房子都自带一块小花园,用来种种花、种种菜,小区里面托儿所、食堂也是一应俱全……那时每家都有7、8个孩子,小的时候还可以挤一挤,后来,我们这一代人长大了,成家生子,房子就不够住了,只好私搭出了一些卫生间、储藏间……”
现在的小区道路都变成了羊肠小道,最窄处仅能让人侧身通过,驻足仰望,道路半空中,家家户户的雨棚或相邻、或交错,天光仅有一线透出;无人打理的花坛边随意晾晒的马桶,表明这里仍有不少居民每天还要拎着马桶前往公厕;墙上不时出现的“禁止乱扔垃圾”的标语,反映了小区日常的环境状况……
“我们盼着能早点旧改,住进宽敞的新房。”陆燕燕说,随着小女儿出嫁,老父亲去世,房间只住两个人了,但夫妻俩依旧分开睡,“下面的这张床不敢加宽,要是加宽了,那更是连放张桌子的地方都没有了。两个女儿也只能分开回来看我们,今天你家来,明天我家来,过年也是如此,一起来的话就没地方坐了。对于我们来说,旧改征收是一个改善我们居住环境的机会,我们全力支持旧改工作的推进。”
旧改是杨浦最大的民生,辽源新村小区居民旧改愿望实现的脚步也日益临近。据悉,目前,上海地产集团下属的上海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正与杨浦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筹建项目公司,共同开展160街坊旧改征收的前期推进、风貌评估、方案制定、资金筹措等事宜。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