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热电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全部完成
2019-1-31 15:20:22发布37次查看
热电部作为上海石化的自备电厂,在为公司提供安全、可靠、经济能源的同时,从未停下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的脚步。通过连续三轮的环保升级改造,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均在国家和上海市规定的标准内,废水和污水也实现达标排放。
为达到国家和上海市新的环保要求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即燃煤锅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分别为每立方米50毫克、35毫克、10毫克,热电部于2017年4月21日全面启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同年7月,2号炉作为首套超低排放锅炉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考核,正式投入运行。随后,热电部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超低排放改造接力赛,先后完成了1号炉、6号炉、5号炉的超低排放改造。2018年,在公司七届二次职代会上,提出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打好“三大战役”,其中头一项就是打好“环保治理战”,并把3号、4号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列为2018年必须完成的环保改造项目。
2018年,该部在繁重的项目建设任务和严峻的安全保供形势的重压下,边生产、边建设,集聚全员之力,保证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的全面完成。
扎实做好各项生产准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负责组织项目施工协调及安全、质量、生产准备等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对项目进度控制、质量要求、困难问题等进行沟通协调。在施工过程中,装置和科室共同把关,落实相关责任,重视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加强对施工情况的检查、督促和整改。合理安排和调整生产运行方式及设备检维修计划,在确保正常发电保供,安全生产、设备安稳运行的基础上,保证项目改造顺利进行。
严格把控现场安全管理
把“零违章、零事故、零容忍”贯穿于项目改造全过程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的业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作业过程的hse监管。开展施工全过程hse管理,对交叉作业、高处作业和起重作业等高风险作业严格审核把关。相关装置、车间发动党员和职工参加项目现场的安全监护工作,发挥第三方监管的作用。把“我为安全做诊断”“万员行动查异味”活动融入到项目改造中,发动和鼓励全体员工查找安全隐患和漏洞,及时消除生产和施工作业中的“三违”现象,从源头遏制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积极完善技术和设备支持加强对工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自身学习,要求全程参与项目改造的各环节,深度介入项目改造的技术工艺。为了更好配合项目的实施,对全年主设备检维修的时间进行调整,一切以配合项目改造为目标。对检修项目与改造项目有交叉点的施工作业,检维修项目均让路于改造项目。在专业管理方面,参与项目的设备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专业技术进行监督和控制,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依然不放松对现场施工和设备验收的要求。
加强人员培训和保障
面对人员配备紧缺的现状,热电部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人力资源,抓好岗位练兵和技能培训,要求运行人员在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学习相关岗位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提高操作人员一岗多能的能力和水平。针对项目改造过程中不断遇到的新技术和新问题,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多元化知识培训”,并组建专业技术团队,由主任师、副主任师带头授课,开展技术培训。
发挥党群提气助力作用
大力开展劳动竞赛,围绕项目安全和现场管理,组织开展“现场管理争红旗”劳动竞赛,发现和制止施工现场的各类违章、违规行为,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受控,现场作业环境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安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列出任务清单,制定了33项落实安全环保工作的具体措施,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激发基层党组织在安全环保工作中的内生动力。
按照计划,4号炉超低排放改造,于2018年6月27日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同年11月17日,3号炉超低排放改造后投入运行,顺利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接力赛的最后一棒。经过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出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均值排放考核指标全部符合上海市环保新标准要求。2018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60%;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70%;烟尘排放量同比下降63%。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