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上午,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专题审议,围绕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优化营商环境、释放科创活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6个专题开展专题审议,不少来自浦东代表团的代表积极建言。
比如在“提高超大型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专题审议会上,代表们围绕当前城市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来自浦东代表团的金永红代表谈到了城市管理中的法治化问题,他建议及时修订一些不符合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法规规章,填补管理的空白;执法必须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结合。
施政代表就公交配套提出建议。她认为目前公共交通的配套在贴合民生上存在不足,建议加大城市道路网密度标准,提升非主要交通道路的通行能力,同时要考虑公平性和效益兼顾。比如目前上海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是短驳加轨交,但不适合老年人。公交与轨交的配套方面,应思考如何根据需求的变化,切换公共交通整体网络的运能。她认为目前有轨交、公交、定制班车等多种出行方式,应该充分组合成各类运送方案,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专题审议会上,来自浦东代表团的吴强代表提出,针对上海海域面积较小、用海需求较大的现状,我们急需构建江海联动、区域统筹、区域协调的海域综合治理体系,要加快完善上海市的地方立法,明晰海洋法律法规;要发挥好长三角区域带的合作作用,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建立长江口杭州湾的合作理念,全面提升海洋保护的水平;要强化风险管控,构建完善长三角区域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监测体系。
吕琰代表则谈到应善用绿色金融助力污染防治,建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建立绿色金融示范区,推动符合长三角发展要求和特点的绿色金融产业发展,并在上海建立绿色金融多层次的发展体系。周瑜代表建议强化卫生责任包干区,加强新型的处理技术在本市中转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在“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审议会上,刘海燕代表谈到在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农业企业和乡村旅游等,希望出台更细化的政策,一步步加以落实;上海郊区创建了很多“美丽乡村”,但要注重产业振兴,政策指导上希望能更明朗,让大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可以大胆地投资、大胆地创业。
张正权代表认为,上海是一个超大型城市,上海的农业要为城市多作一些贡献,一定要在“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品质农业、品牌农业”上下功夫;要推进地产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有效对接,建设产研销一体的品牌示范基地,引领实现“国内第一、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