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 浦东的蓝天梦
2019-1-24 9:16:48发布60次查看
中国的大飞机之梦在浦东再次启航 中国商飞 供图
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自主研发设计、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腾空而起,穿越云层翱翔在东海之滨,实现圆满首飞,翻开了中国民用航空事业史册的崭新一页。
2007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第170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大型飞机方案论证报告》,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飞公司在黄浦江畔成立,担负起实施大型客机项目主体和统筹大型民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机产业化主要载体的使命。
民用航空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典型的高端制造业,专业门类众多,产业链长,产业带动力强,对浦东的直接贡献值得期待。
大飞机,浦东被赋予重任
“十二五”期间,上海已初步建立了以大型客机和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新支线飞机量产为代表的民用航空产业体系。在市经信委发布的《上海市航空制造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0年力争实现航空制造业总产值500亿元,将提升浦东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
在浦东范围内,将紧密结合c919试飞取证和cr929研制,提升张江民用飞机设计研发能力,推进祝桥民用飞机总装制造、零部件生产制造和飞机维修加快布局,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在临港地区围绕航空发动机总装试车形成飞机和发动机零部件、加工设备研制等产业的集聚区;提出将发挥民用飞机主制造商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张江科学城”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资源,联合产业链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推动民用飞机基础研究,突破一批民用飞机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创新。
在政策保障上,行动计划则提出,围绕航空龙头企业,优化全市产业空间布局,以浦东祝桥地区为重点,集聚航空制造产业功能,预留产业链配套项目发展空间,引进和培育产业链高附加值企业和结构件企业落户。借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平台,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发展监管模式,建设航空保税物流仓库,提高航空维修中转效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简化高技术航空产品或技术进口以及国产民机产品出口的审批、清关等流程。
具体包括arj21新支线飞机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系列化发展,形成30架的年产能力,交付60架以上;c919大型客机取得型号合格证,开展批产工作;cr929宽体客机取得订单。培育10家左右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关键配套企业。cr929结构件和关键零部件本地化配套能力达到40%左右,机载系统本地化配套能力达到30%左右,并带动飞机和零部件制造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快速发展等。
发展大飞机产业面对挑战
尽管未来一片光明,但浦东的大飞机产业仍然需要不断攀登,不断超越。
无论是arj21,还是c919配套布局,浦东参与较少。基于中航工业原有布局,除平尾由上飞厂承担外,arj21和c919的大飞机项目机体结构供应基本在外地。机载系统供应商基本在外区。例如,提供航电系统的企业在闵行,提供航电综合座舱的企业在徐汇,提供控制板与调光系统的企业在闵行,提供客舱核心系统的企业在黄浦。
根据中国商飞网站信息统计,商飞的i类供应商40家,中航工业谱系下各研究所、公司共23家,无一在浦东;其余17家为外资或合资公司,位于浦东的仅5家,且全部为外商独资企业。单从i类供应商来看,民用航空配套产业的国产化布局,在浦东基本为空白。
cr929机体结构供应将进行国内和全球招揽工作,浦东切入机体结构布局的机会就在眼前。但据新闻报道,2018年10月26日由意大利莱昂那多与康得集团合作建设的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园在张家港开工,将为cr929提供碳纤维复合材料中机身构件。11月22日,中国商飞与嘉兴市政府签订框架协议,合作建设中国商飞客户服务训练基地等。11月19日,中国商飞与成都市政府签订框架协议,将在成都建设国产民机运营保障基地等。各地对民用航空配套产业的争夺也几近白热化。
做好产业园和产业链布局
浦东新区仍然是目前国内最有条件发展民用航空产业的地区之一。
一是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完美的龙头企业、完善的规划布局。从产业链环节上看,浦东拥有民用飞机总体设计、飞机总装制造、航空发动机及相关零部件研发制造等较完整的产业环节。从龙头企业上来看,浦东拥有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商发等关键龙头企业。从布局规划上看,已基本形成以祝桥、临港和张江等区域为主、制造研发和试飞交付兼备的规划布局体系。
二是有可用园区,且基础条件较好。大飞机总装产业基地是浦东发展民用航空宝贵的空间资源。
未来,浦东将落实中国商飞和市政府协议中“一谷一园”,与中国商飞紧密对接,以“大飞机创新谷”,提升张江南区民用飞机设计研发,以“大飞机产业园”,提升祝桥大飞机总装制造能力。同时,依托临港和中国航发商发,探索在中国航发商发周边预留发动机配套产业用地,引进“东航和ge航空发动机大修基地”“中国商飞与ge合资arj发动机总装项目”等发动机相关项目,深化临港航空发动机产业布局。
在大飞机产业园的规划推进中,浦东要着力解决大飞机国家战略对园区总空间需求,为实现中国商飞2035年370架生产能力,完成14平方公里以上的总装空间;着力解决大飞机国家战略对园区产业集聚的需求,引进一批直接服务总装的企业,包括能提供多种规格小批量的标准件和电子元器件企业、能提供快速响应服务的内饰内设的全产业链复材企业等。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