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七大工代会的过程中,长宁区总工会无论是在加强队伍建设,还是在实现资源下沉方面都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区实际的道路。特别是在增强工会维权能力的过程中,长宁区总工会以工会干部、签约律师和劳动关系指导员为主体的团队接连化解了诸多劳资纠纷,成为职工值得信赖的后援团。
中国工会十七大工代会指出,坚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这就要求各级工会以职工为中心,让职工当主角,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代表性,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障水平,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去年年底,千秋膳房的欠薪案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涉及欠薪的职工数量众多,职工情绪较为激动,这都给维权带来了困难。从职工第一次寻求法律援助开始,长宁区总工会就联合区总签约律师第一时间介入。仅仅半个多月时间,这些职工的诉求就已得到回应,并进入最后的申请执行阶段。“在为千秋膳房职工争取权益的过程中,我们区总工会的三支队伍提供了不同方面的援助,分别是工会干部、专业律师和劳动关系工作指导员。”据长宁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区总工会工会工作者的协调,职工顺利对接各部门,实现了资源联动。在专业援助上,由区总工会签约的三家律所的律师分别承包三家主体公司,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同时,从事件发生以来,区内的劳动关系工作指导员也全程参与,协助工会安抚职工情绪,为职工答疑解惑,最终实现平稳解决。目前,长宁区总工会已经实现每个街道都有配备劳动关系工作指导员。“有一些街道的劳动关系工作指导员资历尚浅,区总工会邀请了指导员中3名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师作为东中西三个区块的区块长,形成跨区域责任制,让他们以老带新,实现队伍的快速培养。”未来,长宁区总工会计划组建一支由工会干部、律师和劳动关系工作指导员组成的顾问团,推动职代会和集体协商在区内形成规范,区总工会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顾问团发掘一批先进典型,形成更好的推广效应。
要实现以职工为中心,仅仅增强工会队伍的力量还不够,区总工会的资源也要及时向基层倾斜。去年年底,长宁区总工会启动了家庭医生进楼宇活动。通过将区总工会和区卫计委的资源整合,为楼宇众多的长宁区内的职工们送上了一份珍贵的健康大礼,这也是该区总工会为职工新办的一件实事。除此以外,针对当前职工生产生活现状,长宁区总工会推出的职工急救项目及实事项目受到众多职工的青睐。据介绍,项目开设了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仪、高温急症急救、城市与家庭安全等六门课程。课程预约尊重企业和学员时间,便于基层自行组织学员。为了确保培训的效果,区总工会也会及时与第三方沟通联系,及时调整以适应基层需求,确保课程治疗有效。在刚过去的一年中,长宁区总工会注重将更多的力量和资源送到基层,惠及职工十余万名。
除此以外,长宁区总工会也积极推动公益乐学课程进企业,家政、机场等行业工会联合会的建立等工作,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基层、服务到企业。让更多的职工也因此了解工会、加入工会,让这一良性循环成为工会的活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