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图书馆已作为杨浦区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
2019-1-10 12:48:05发布75次查看
据杨浦区消息:历经三年多的修缮扩建,80多岁“高龄”的旧上海市图书馆,现已作为杨浦区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并迅速晋升为沪上“网红”新地标。
这号称每块砖都有着神奇故事的“小故宫”,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并在创新中传承,这幢“神秘”建筑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是怎样的契机让它重焕生机?
2019年1月18日上午,江浦路街道图书馆将带你零距离接触这栋“外有飞檐斗拱,内有梁枋藻井”,并富有着独特中式韵味的古建筑。
江浦路街道图书馆在杨浦区图书馆的指导下,以读者需求为服务目标,不断创新文化品牌建设,尤其在推进杨浦区图书馆总分馆和延伸服务点建设的工作中,得到了上级部门的积极支持。
此次参观活动除了让辖区居民感受历史遗存保护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之外,更是我们“图书馆人”对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更新中的文化空间再造的学习。
杨浦区图书馆新馆总投资1.7843亿元,修缮扩建总建筑面积为14152.0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9943.44平方米(修缮面积396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208.57平方米。
该项目秉持“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最优方式的更新与再生”的设计理念,通过再现原设计师董大酉的设计初衷,手绘了图上的“两翼”建筑,实现了“中国复兴式”建筑的历史特征与建筑特点。
看点①
大堂屋顶彩绘,部分彩绘是原件,其他彩绘按原件复制。
看点②
二楼中厅的一扇门叫孔雀门,是1934年的原物,那时候没有焊接,全部依靠铆钉将铁铆在一起
看点③
顶楼的屋顶是琉璃瓦!
看点④
80多年前的地板!
杨浦区图书馆新馆外貌虽是古旧的,但是内核却是现代的,它按照数字化图书馆的要求实现借阅数字化和图书内容数字化。
新馆功能设计根据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要求,遵循当代图书馆模数化、大空间的原则,划分为文献借阅、数字服务、展览展示、主题活动四大功能区,在每一区域内再按具体的业务需求设置若干室(空间)。
在上海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中,杨浦老城区正在不断地用现代新技术揭示杨浦发展的轨迹,体现“知识杨浦”、“智慧城区”的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愿景,不断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报名方式,在“hi大连路”公众号回复“姓名+联系方式”,如“张三+12345678910”,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预约成功的读者我们将以电话形式通知您参加当天的活动。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