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记者为上海16个区送上的2018“年度词”揭晓啦,阿拉虹口的年度词是什么?家园。
这两个字真的敲温暖,对你、对我、对大家,都是如此。
温暖
2018年11月6日,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的托老所内。
86岁的独居老人王永年,激动地告诉习近平总书记:
“我在这里生活非常好,这里就是我的家。”
王永年老人是一位独居老人,他和总书记握了三次手。临近中午,老人准备把自己刚完成的“作品”带回家。(央视记者拍摄)
家园,是这位孤老对市民驿站发自肺腑的感言。所谓家园,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归属,更是心灵上的归宿。只有当一个地区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时,才能给居住于此的居民有真正意义上的“家园”之感。
二楼的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8位年龄在79至92岁的老人正在做手工。习近平与他们一一握了手。(央视记者拍摄)
温情
虹口区不过23.48平方公里,又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区。“精细极致”——跟老上海人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一样,把每一个细节做得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极为重要。
家园,是充满温情的,尤其对于特殊群体。孤老王永年是被邻居送到市民驿站的,因为护理人员及时发现他身体不适,迅速将他送到医院,才捡回一条命。
归宿
家园,有时是一份难解的情结,随着旧改步伐的加快,许多虹口百姓将迁移他处,拥有更好的居住环境,而北外滩的灯光璀璨
多伦路的熙攘市声
将是他们心中的想念。
当下的虹口,将更多的努力和创造力,集聚在“家园建设”中。补上商业短板;老房装电梯有了成功案例后,尽快复制到更多老旧小区;旧改和历史风貌保护的平衡,努力探索出更多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