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的马路有些以“街”命名,而有些以“路”命名,一字之差是不是让你傻傻分不清楚?今天“倾听”栏目为你带来三组不同“街”和“路”的渊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南京路or南京街
提起南京路,它的名气太大了,可以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形容,如果告诉你,上海还有一条叫“南京街”的马路,也许百分之九十的上海人就不知道了。它的名声被南京路盖住了,它曾经位于今黄浦区南部,北起大德路,南至国货路,全长仅270米。南京路是1863年公共租界工部局以中国的城市名命名的马路,而南京街则以南京人集中居住在此一带而得名。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有数十万南京人逃离南京,估计约有万人逃到了上海,此时上海也爆发了响应太平军的小刀会起义,义军占领了上海县城,这些难民不敢进入上海县城,一部分就在上海县城南门外一个叫“草鞋湾”的地方定居下来。不久,这里形成了一条以南京人集中的小街,就被叫作“南京街”。
近代以前的上海只是一个中等县城,消费水平不高,几乎没有所谓的金店银楼,而南京是陪都、省府,生活和消费水平较高,在那里形成了一批以加工金银饰品和经营高档饰件的商业行商,进入上海的南京人中,有不少就是经营银楼的商人。
江阴路or江阴街
在人民广场西边有一条叫“江阴路”的小路,大约20世纪60年代后,在离江阴路不远的南京西路新昌路口开了当时上海唯一的花鸟商店。改革开放后,上海人对养鸟种花的喜好日增,于是,江阴路一度成为上海著名的花鸟市场。今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历史上是英商上海跑马总会(shanghai race club )的跑马场,江阴路两侧大部分是马厩,江阴路约筑于19世纪末(原名mandalay road,据说,这位孟德兰就是跑马总会的大股东),1943年时以江苏省江阴县改名为江阴路。
黄浦区有一条“江阴街”,它则是以这里的“江阴公所”得名。它东起跨龙路,西至林荫路,全长近一公里,原江阴公所位于江阴街313~317号。
绍兴路or绍兴街
绍兴路是一条并不起眼的小马路,也许由于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及上海出版局等机构设在这条路上,使它的知名度大大提升。绍兴路由法租界工董局筑于1926年,以意大利国王vitor emmanuel iii命名为route victor emmanuel,这位国王的汉名一般被译为维克多·伊曼纽尔,不过,当年以法文的发音,上海方言的写法叫作“爱麦虞限路”,所以,如果你查不到这条路的法名路名,也许根本无法理解,这“爱麦虞限”是什么“东东”。1943年,这条路就以浙江省的城市名命名为“绍兴路”。
历史上,上海还有称“绍兴街”的小路,它倒是与绍兴人在上海的会馆——浙绍会所有关。至迟在清康熙时,绍兴人就将木炭、木柴运进上海,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的煤球店多是绍兴人开的。而上海的老酒店、糟坊也多被绍兴人垄断,例如“王宝和”就是绍兴人开的。
旅沪绍兴人在兴建永锡堂时,在背面筑了一条小路,由于大家都知道永锡堂是旅沪绍兴人的浙绍会所的别业,于是又被人们叫做“绍兴会馆街”或“绍兴街”。约1931年,法租界重筑此路后,即“杜神父路”,1943年又改名“永年路”。